第70章 离泽(5/5)
支持县域聚焦培育首位产业,集聚细分领域打透产业链条,构建产业生态,打造高辨识度的地标优势产业,提升在全球全国的产业链影响力。
坚持强化产业基础与深化数转智改并重。强化工业基础再造,在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软件“五基”等领域,梳理重点突破的“卡脖子”问题,探索“五基”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河南路径”,集中资源突破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基础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同时,随着工业海量数据的出现,研发越来越以“数据为中心”进行思考、设计和实施,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处理,工业基础领域突破更需要工业数据支撑,所以要加快推进数转智改,在河南优势领域培育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大数据平台,引导数据集聚,沉淀行业知识,形成机理模型,探索数据驱动的研发模式和制造模式,为工业强基提供数据支撑。
坚持集聚创新要素与链接创新要素并重。新型工业化需要高端人才,要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创新要素落地,但是短期内河南与沿海地区在软环境上差距明显。要转变观念,树立“链接即拥有”的理念,不一定非要把高端人才吸引过来,也可以把创新触角延伸过去,鼓励各地借鉴安徽、浙江支持县市建设上海“科创飞地”的经验,在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设立域外创新中心,吸引本地龙头企业集聚设立研发机构,打通河南与三大城市群创新要素间的链接,在当地集聚高端团队和人才为河南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服务。
坚持招商引资与支持本土企业并重。作为内陆后发工业大省,河南必须突出开放带动主战略,引进产业链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但同时不能忽视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很多本土企业都是本地的缴税大户、就业主体,由于在土地供应、政策支持上与招商引资差异化明显,影响了投资积极性,有些“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沿海地区招商引资的对象。以更大力度引导他们在本省扩大投资、扩充产能,让本土企业的新建项目、新增产能等能享受招商引资同等待遇。推进落地企业与本土企业联动发展,支持落地大型企业拓展本地产业链,引导本土企业嵌入落地品牌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产业链本地化,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