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玉娘·4(4/6)
阎姝吩咐好了饭厅之事,便一道儿跟了秦苍的步子来了后厨,恰好撞见老将军嘱咐了菜色,无奈地叹了口气,开口劝道。
“祖父可是忘了,那姑娘有外伤?”她说着,指了指那条已被摔晕了按在砧板上的大鱼,提醒道,“若是用药,可吃不得这等发物。”
秦苍一愣,顿时捶胸顿足地后悔了起来,痛心疾首地摆了摆手让人将鱼撤下,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这么说来,那新宰的小羊羔子也吃不得……”
“哎呀,你说,姝儿你说我怎就下了这样重的手呢?”秦苍连叹道,“我怎就……”
“祖父。”
“嗯?”
“我不喜欢她。”
秦苍一愣,回身望向一向乐观开朗的阎姝,眉峰微皱。
……
鲁国之乱,于史书上不过寥寥一笔,消逝极快。
此战化于无形,自不足以为后人谈资。
鲁王病重,鲁后日日衣不解带地侍候在侧,无人不叹一句鹣鲽情深。直至那日,鲁王一度叫嚷着要用些冰饮,鲁后差遣人去地窖启出之际,亦派了人去劫了鲁国年纪最小的公子入宫,美其名曰,为鲁王侍疾。
史书上言,鲁后欲独立于楚国之外,宁摒弃公主之身,亦要掌鲁国王权,企图挟稚子而号令群雄,祸乱朝纲。
其实,她的心思也不难理解。
当今鲁后出身楚国,她所能寻得的最稳妥之法,便是向楚国借兵,借王室式微,太子势弱之时一举逼宫,必能有所成就。可她恨极了将她远嫁他国的兄长,更恨极了囚禁自己一生的王宫囚笼,与其再次受制于楚国,还不如自己作女王。
况且,她若得楚王相助,名不正而言不顺,亦多了话柄于楚王手中,早晚要将鲁国交托出去。于是,在她传小公子入宫的次日,她便领着小公子上了朝堂,命人在君王椅后置一珠帘,盛装驾临。
鲁后掌王宫守军,京都防卫,是而觉着这一遭乃水到渠成之事,再难有变故。她一垂首,额边的珠玉流苏便撞出清脆之声,宛如催人魂魄的摄魂之铃。
一名少女立于鲁后身畔,红衣张扬,隔着珠帘遥遥望向朝堂之上正襟端立的太子一行。她背了一对长钩,狐狸眼敏锐地流转在朝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