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小黄图(3/4)
洋自己练习写自己的名字了。
其实姜潮不觉得洋洋一定要学会写字,她只是希望他在认字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语言的含义,因为像一些形容词助词类的洋洋并不好理解,但是动作和名词可以有具象表示,所以洋洋通常会对名词和动词的理解更容易。
而符号也算是起到了一个理解记忆的载体,比如“吃饭”,通过“吃饭”两个字符,洋洋记住后,姜潮再说吃饭的时候,他就能很快的从脑海里想起“吃饭”的符号是什么,然后等到经历了吃饭的场景,洋洋就会明白吃饭的场景是由“吃”(动词)+“饭”(名词)组成的,给这种经历打上“吃饭”的标签。
当然,以前的时候姜潮往往都是直接让洋洋经历场景,打上标签,理解固定语言的意思。
可是系统的学会了字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因为学完了一些常用的字,洋洋就可以看书自行进行理解了。
就跟现代的学生学会了英语单词,然后看文章,自行理解文章的意思一样,也许大家翻译的都不一样,都是固定的单词意思总是能翻译出来的。
学习文字也是一样的,学会了基本的字,再学会组词,最后是造句说话。
姜潮让洋洋学习的目的是想让俩人有更好的沟通,因为在很多事情的细节上,猜测会引起误会。
姜潮不希望她和洋洋之间会有误会。
而她又无法学会人鱼语言,就算到以后她能够听懂人鱼语言,可是她不会说啊,只听着洋洋一个人说,她不能及时更正的话,还是会产生误会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洋洋学习她所使用的文字和语言。
虽然系统的学习会是枯燥无味的,但是没关系,有姜潮在,她会让洋洋的学习变的有趣起来,提高洋洋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是主动学习性。
姜潮写完了信后将信封了起来,打算明天送去长寿寨,让人跑腿送信去贝壳村。
注意到太阳落山了,姜潮夺走了洋洋手里正画的飞起的毛笔。
洋洋:???
他歪着脑袋看着姜潮。
姜潮将毛笔放好,拉起他,解释道:“学习很久了,宝贝该休息啦~”
洋洋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让他继续画画,但他还是乖乖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