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4/6)
是事实也未可知。”
“方才看他抡锤的姿态,力度强劲无比,在他手里哪怕换头成黑瞎子(指熊)估计都得一击毙命了。”
“像这样的小伙子留在村里实在太可惜了,应该去当兵!”“嘿!你当着面挖人,这可不行啊!”
在众位领导们的七嘴八舌中,不久前刚刚拆除的房子又有了雏形。
为了今天顺利进行重建工作,老支书还依照李安然的建议私下向镇上申请到了一批水泥,而现在刚好派上了用场。
对于岗岗营子的现状而言,建设一座全砖结构的房子花费太大,也并不实际,因此在李安然的提议下决定建造砖木混合结构。在李安然协调大局和推动工作的带领下,尽管已经接近中午,房子的主要构造部分已基本成形,得到了所有前来指导工作的领导一致的认可;负责采访的新闻工作者们更是收获颇丰。
本来在午餐时间领导们有意邀请李安然同返镇上用餐的,但是李安然令人出乎意料的选择留下继续工作,并将赴宴的机会留给了老支书。这并非是他多么高尚情操所致,而是因为自己本身并非本地人士,即便受些嘉奖也不会有任何大的变动。难道还能抢老支书的位置不成?更何况关于他的调离,李安然更是无意参与县、镇 的勾心斗角。再说,他也仅仅在此处驻扎不足一个半月的时间而已。何必急于一时呢?
李安然之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实现长远的目标铺路与造势。与自己出马,他宁愿推荐出老支书。毕竟,考虑到对方的年长资历以及在当地的良好口碑,无论县级或镇级 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许的考虑。
这样不仅可以让李安然持续地过着他的悠闲时光并积累起自己的名望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根基。还能确保一切有利的因素都在掌握之中,避免站出来面对可能产生问题或挑战的情况发生——何乐而不为?
实践证明,他的规划确实是非常有先见之明:一旦察觉到他对事务实际贡献但不喜欢过于张扬,县级以及镇里的相关领导者都对他产生了非常的好感。加之考虑到老支书在当地享有良好的威信和岁数,在餐桌上提出的一些建议也均得到了认同及落实;譬如在后期的建材如:煤,黏土等物料供应上取得了镇与县级领导的同意,从而为李安然带来了许多便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