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灵帝之死,吊唁灵帝”,“双荀之诺”(7/9)
”。
荀攸闻言便思索起来。
荀谌这时又说道:“太子继位难道不可听忠臣而言”?
刘备闻言说道:“不知友若先生说的是买官卖官的忠臣,还是信口雌黄的忠臣”。
荀谌闻言便说道:“殿下,这朝庭的太尉杨赐、大司马袁逢、司徒蔡邕、大司农曹嵩等人难道就不算忠臣”?
荀攸这时也说道:“不错,若太子能被这几人劝导难道不能复兴这大汉江山”?
刘备见二人这么说,心中感叹:“唉,等这董胖子来了洛阳,管你什么忠臣,惹他不高兴就是拜拜的节奏”。
而荀攸和荀谌见刘备思索都以为刘备是在想该如何解决自己的提问,二人便相互笑了笑。
刘备这时也是回过思绪说道:“可二位先生提的都是老臣,敢问这老臣能扶持少帝多久”?“太子刘辩也就约莫十岁左右,等他成年又有谁能站出来”?“况且这天下也等不起这样的储君”。
“喔,殿下这是何意”?荀攸问道。
刘备闻言笑道:“哈哈”!“公达先生,这太子就算继位也不过会成为外戚宦官争夺政权的棋子而已,就像灵帝被宦官所掌控,甚至称一阉人为父,敢问太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会去听忠臣之言吗”?
被刘备反问,荀攸、荀谌一时也有些不知要如何回答。
这时刘备又说道:“何况这外戚与宦官明争暗斗也不是一天两天,而灵帝逝世的这些天也定会相互争斗出个结果,到时不管那边赢太子也都只是棋子罢了,虽为皇帝但又是别人的傀儡”。刘备则心想:“等何进被张让等人诱杀后,董卓也已被何进召进洛阳了”。
二人闻言也不再反驳,只是叹息不矣。
刘备见二人如此也是不再言语。
就在这时荀谌说道:“殿下此言我无法反驳,相比于一直在太子身边围绕的宦官,这进不了太子身的忠汉之臣确实是一大悲哀”,“不过这外戚宦官的结果是何意”?
荀攸也是说道:“殿下所说的这结果又是何意”?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二位先生以后自会知晓”。刘备打了个哑谜,没把话说明。
而荀攸和荀谌自然也有些懵,便开始思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