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分价格一分货(1/4)
“记住了,张大山,在咱餐饮这行,那可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咱们用心做事,食客们是能品得出、感受得到的,可不能为了省事儿、省钱,砸了店里的招牌,辜负了大伙的信任。”王师傅语重心长地看着我,眼神里满是对技艺传承的执着与坚守。
我郑重点头,内心满是震撼与触动。此前只知高汤难做,却未料到它于三丁包竟有这般画龙点睛之妙。望着那融入高汤的馅料,我仿佛已经看到食客们大快朵颐、赞不绝口的画面,也更加坚定了要学好这门手艺、传承“锦香居”美味的决心。
王师傅拿起调料罐,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山啊,这调制馅料的调味品比例,可是咱这行的‘不传之秘’,它没有个死规矩,得靠你自个儿用心去咂摸。每一种调料放多放少,那味道可就天差地别咯。”说着,他轻轻晃了晃手中的盐罐,盐粒相互碰撞,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就拿这盐来说,多一点,整个馅料就齁咸,把其他鲜味全盖住了;少一点呢,又淡而无味,勾不起人的食欲。你得在一次次尝试中,去体会那种微妙的平衡。”王师傅边说边把盐罐放下,又指了指生抽瓶子。
“生抽是提鲜的关键,可放得不合适,要么鲜过头,要么压根尝不出它的妙处。还有老抽,上色的同时,也不能让包子颜色暗沉无光,得恰到好处。白糖既能提鲜,又能柔和口感,香油更是点睛之笔,赋予馅料浓郁香气。”王师傅一样样介绍着,眼神里透着对这些调料的熟悉与掌控。
他顿了顿,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缓和下来:“刚开始学的时候,别慌,你可以借用现代化的工具,像电子秤这玩意儿,能帮你节约不少摸索时间。先照着个大概比例来,慢慢再脱手,用你的味蕾和经验去掌舵。不过,最终还是要达到不用秤,也能随手一调,就是最完美比例的境界,这才算是真正把这手艺吃透了。”
我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深知这看似简单的调馅背后,藏着的是王师傅几十年如一日的用心与钻研。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像他一样,用心去感受、去摸索,早日掌握这门调味的艺术。
王师傅目光深邃,看着我似懂非懂的模样,微微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孩子,我知道这一时半会儿,要你完全领会很难。这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