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外交递进,内外困局(4/5)
与此同时,远在边关的朱棣正厉兵秣马,积极训练士兵。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更明白兄长朱标在外交上的努力。
朱棣必须用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兄长的外交策略提供坚实后盾。演武场上,旌旗猎猎,士兵们喊杀震天,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朱棣骑着高头大马,巡视着队伍收到边关的捷报,朱标心中欣慰,兄弟的支持让他更有底气。他将目光转向了新的谈判对象——位于西南方向的吐蕃。
就在这紧张而又关键的时刻,吐蕃使节竟然再次抛出了一系列更为苛刻、几乎让人无法接受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涉及到领土划分、贸易往来等重大问题,甚至还包含一些明显带有挑衅性质的条款,仿佛他们就是要故意激怒对方,以此来占据上风。
然而,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朱标却始终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态。原来,早在这场谈判开始之前,他就已经做足了功课,凭借自己那远超常人的见识和对六百年历史的深刻了解,心中早已有了应对之策。只见他不慌不忙地针对吐蕃使节提出的每一个难题都给予了巧妙且合理的回应,使得那些看似无解的刁难纷纷迎刃而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吐蕃使节们原本那种高高在上、傲慢无比的态度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他们脸上渐渐浮现出惊讶与敬佩之色,因为朱标的智慧和才华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尤其是当朱标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各种观点时,更是让他们心悦诚服。
终于,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之后,谈判桌上的气氛逐渐变得缓和起来。此时,那位最先挑起事端的吐蕃使节不禁长叹一声:“殿下果然博学多才,今日一见,实在令我等佩服得五体投地啊!”说罢,他向着朱标深深鞠了一躬,表示敬意。
朱标见状,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缓缓说道:“互通有无,方能共同繁荣。本宫一直坚信,只有通过平等友好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两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希望贵国能够放下成见,与我国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他的话语虽然语气平和,但其中所蕴含的那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却让人无法忽视。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书房,俯身在朱标耳边低语了几句。朱标脸色微变,“知道了,你先下去吧。”他挥了挥手,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