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举科新变,文改功就(4/6)
,朱元璋缓缓坐下,目光落在了站在面前的朱标身上。只见朱标身形挺拔如松,面容俊秀,眉宇之间透露出一股儒雅之气。只是此时此刻,那原本应该舒展的眉头却是紧紧皱起,仿佛心中正压着千斤重担一般。
朱标静静地立于御花园之中,周围的牡丹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然而,这扑鼻的芬芳却丝毫不能驱散他眉宇间的凝重之色。那些娇艳欲滴的花朵在他眼中仿佛失去了颜色,只剩下一片灰暗。
对于朱标来说,父皇对新科举制度的支持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但他深知,想要让那些思想守旧、固执己见的老文人们真正接受这项变革绝非易事。若是一味地强行推行,恐怕不仅会引起文化界内部的严重分裂,更有可能动摇国家的根本。想到此处,朱标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他开始在花丛间来回踱步,脚步显得有些急促而慌乱。脚下的花瓣纷纷飘落,被无情地踩踏成泥,就如同他此刻纷乱不堪的思绪一般。每走一步,他都觉得离解决问题的答案更远了一些……
“殿下,依微臣之见,面对当前局势,若一味地采取强硬压制手段,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引发更多抵触情绪和不良后果啊。倒不如转换思路,采用疏导之法,或许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呢。”就在此时,陈夫子不知于何时悄然来到了朱标的身后,只见他微微躬身,毕恭毕敬地向朱标施了一礼。
听到这番话,原本眉头紧锁、正苦思冥想对策的朱标,瞬间眼前一亮,就好似在茫茫黑暗之中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他急忙转过身来,满脸期待地看着陈夫子问道:“哦?先生既有此想法,想必心中已有良策,快快道来与本殿一听!”
陈夫子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殿下不妨广召那些旧日的文人士子们前来相聚一堂,然后由您亲自出面,详细地为他们解读此次新科举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所在。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新科举并非是对过往圣贤之道的全盘否定呀,恰恰相反,它乃是一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举措,目的在于摒弃其中已经过时或是不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部分,进而选拔出真正适应如今这个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呐。如此一来,相信这些文人们便能理解并接受新科举了。”
朱标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