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暗剑出鞘(7/9)
弹基本就是贴着极限射程发射的,末端机动的时候动力明显不足,没有造成很大的伤害也是在情理之中。
这让飞行员们非常火大,他们知道弯刀级作为t5级别的基础型号战斗机,并没有配备空空导弹,这么远的距离上开火也不可能命中目标,只能吃哑巴亏。短暂的重组之后,13架飞机饿狼一般扑向远处的暗剑无人机。好不容易接近了预定空域100公里,弯刀级的雷达上依旧空空如也,差点没给飞行员们气吐血了。
“玩赖是吧!就知道远距离拿导弹放风筝是吧!导演部,我抗议,这些家伙没有骑士精神!”
导演部脸都绿了。在他们的全息雷达上显示,最近的暗剑无人机距离弯刀级只有40公里了,眼神好点的甚至都能看见引擎的蓝光了。这些人难道除了使用雷达索敌以外就不知道肉眼吗?那么大一双眼睛是用来出气的吗?
这也不怪飞行员生气,暗剑无人机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材料,并在外形上下足了功夫进行隐身设计,这也使得采用常规雷达进行扫描的效率低的可怕。保守估计,想要探测到暗剑无人机,最远也得是20公里才能探测的出来。
导演部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在暗剑无人机的性能参数上就已经写明了信号特征和隐身特性,以及暗剑无人机高效的aesa雷达系统。这套系统使用的技术实际上也不高,只不过出于成本考量,弯刀级大多采用的是上一代的雷达系统。暗剑无人机压缩到100万的成本里,有将近30万的成本就在这个雷达系统之上。这还是因为电子厂的上下游都被卢森堡工业收入囊中了,内部生产的报价为30万,如果从外面采购,没有个100万下不来。
靠着绝对的视野压制,暗剑无人机的ai自动将三个中队编组为三个攻击方向。三个攻击方向将采用快进快出的战术,利用速度和火力的优势完成对弯刀级的绞杀。
因此,当弯刀总算发现一个中队的暗剑无人机,憋着火的飞行员一个个都嗷嗷叫着冲了上去,也不管之前的战术了,就是要靠火力和技术与暗剑无人机来一场“骑士对决”,也就是“诚信对头”。
就在进入十公里的范围,飞机的火控系统已经自动结算出弹道的时候,弯刀战机分队被从正上方劈头盖脸的弹雨打的猝不及防。40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