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天地孤影任我行(7/7)
靠近李银河道;“李大人,朝廷派了祈福特使,特使是督察院给事王简,曾是大同府推官也是王朴的堂哥,他们的船只随后到达码头。”
李银河笑道;“贴身肉搏的文官王简,没想到活动到督察院啦。朝廷外派使臣有什么规矩?”
王翦思索道;“卑职听农院原吏部尚书王永光大人讲课,王大人曾经负责礼部,卑职对朝廷对外交往知道一点点。
大明帝国施行朝贡制,外事活动,统一交由礼部掌管。根据史料,农院查到的交往国家超过六十个,对外交往规模远超以往的任何时代。
外事活动名义上是礼部总管,增设了一些机构管理具体事务。
比如主客,分掌诸蕃朝贡接待给赐之事。也就是说主客司是负责外国使节到明朝的接待事宜的。
比如精膳司要负责外国使节吃饱饭的问题,仪制司要负责外国使节的礼仪沟通问题。
与外国人交往,语言沟通肯定是很重要的问题,因此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因此四夷馆也就应运而生了。
关于外交使节的住宿,明朝也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会同馆。会同馆将外国使节统一地安排到了一起,提供专门的住宿、食宿,这体现了大明帝国的强大实力。会同馆规模达到四百七十余间,分为南北两区,规模颇大,南区负责东洋诸国,即朝鲜。日本、琉球等。北区负责西域诸国。
还有一个机构也极为重要,那就是鸿胪寺,理解为帝国大型礼仪外交活动的筹备者。卑职也不太了解其具体运作情况。
大明不仅经常接待外国人,有去必有回,还经常向国外派遣外交使节,设置负责这项工作的机构,名为行人司。大明帝国是霸主,行人出行操作空间巨大,行人代表帝国对周边国家纷争的态度直接左右周边国家的朝政。
上述就是明朝所设立的朝廷负责外交的机构,除此之外,还有负责民间与国外贸易的机构,即市舶司。郑和太监在下西洋之时,担任的官职就是大明市舶司正使。”
李银河点头;“王翦,你学习很努力,非常有成效,万事万物皆为信息啊。
王翦,谁是此次出行的正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