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传播学概念(2/3)
的光晕下,她用红笔在纸上圈出重点片段——食堂里热气腾腾的早餐特写、历史课上学员们激烈讨论的画面、舞蹈教室里银发舞者舒展的姿态,这些画面都被她标注上醒目的感叹号。
在给剪辑人员的指导意见里,关瑶逐条写下要求:
“节奏要像抖音热门bg一样明快,每15秒必须设置一个视觉或内容的小高潮。”
“早餐部分要用微距镜头突出食物的质感,历史课的知识点讲解要配上趣味字幕。”
“体育活动课的剪辑速度要加快两倍,搭配动感音乐营造热血氛围。”
她还特别强调,要在视频里穿插学员们的原声采访,比如那位说要给孙子做蛋糕的老人,让真实的情感成为最大的亮点。
忙碌到深夜,关瑶才放下笔。
她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看着窗外零星的灯火,想象着视频发布后的场景。
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她太清楚短视频平台的传播逻辑。
第二天中午,关瑶收到了剪辑人员发来的视频文件。
她立刻戴上耳机,全神贯注地观看。
开篇是清晨食堂的长镜头,蒸汽升腾间,白胖的肉包、金黄的油条依次入镜,字幕弹出“两岁零 700个月的早餐仪式感”。
紧接着画面一转,历史教授正用夸张的手势点评《三国演义》,“这长坂坡七进七出,赵云在正史里……”趣味字幕让严肃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
看到体育活动课的剪辑时,关瑶不自觉点头。
快速切换的镜头里,打羽毛球的老人一个漂亮的扣杀,紧接着是太极拳学员行云流水的动作,背景音乐鼓点密集,让人热血沸腾。
最让她满意的是结尾部分——夕阳下学员们挥手告别的画面渐暗,出现一行大字:“学习,永远不会太晚”。
不过,对于随后浮现出老年大学的报名二维码,关瑶不是很满意。
遂致电剪辑人员,要求删掉这部分的内容。
这事倒是好弄,剪辑没用几分钟就把修改版的重新发了回来。
关瑶又仔细检查了三遍,调整了两处字幕的颜色。
她精心编写了文案:“谁还不是个宝宝了?欢迎收看2岁零7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