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青城山(7/9)
此外,青城山的石刻艺术也是一绝,如“青城山”三个大字刻于山门之上,气势磅礴。山间还有许多古桥,如访宁桥、仙人桥等,它们跨越溪流,连接古道,见证了青城山的历史变迁。
青城山道教文化的兴盛时期主要在唐宋时期。唐朝时期,道教被尊为国教,青城山作为道教圣地,得到了皇室的重视和扶持。许多道教宫观在这一时期得以修建,如天师洞、上清宫、祖师殿等,这些宫观成为了道教活动的中心。
宋代时期,青城山道教文化进一步发展。道教各派在青城山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青城山道教流派。道教宫观规模开始不断扩大,香火旺盛,吸引了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
唐宋时期,青城山道教文化达到了鼎盛,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吸引了朝鲜、日本等国的信徒前来学习交流。
青城山道教文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至今,青城山仍是我国道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寻道教文化的奥秘。
青城山的道教建筑特别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往往利用山石、古木作为建筑的一部分,使得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青城山的道教艺术丰富多彩,不仅体现在建筑上,还表现在雕刻、绘画、音乐等多个方面。山上的石刻艺术尤为突出,无论是宫观内的石碑、石柱,还是山路两旁的岩壁,都刻有精美的道教图案和经文。石刻作品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反映了道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青城山石刻包括石雕和摩崖题刻等多种类型,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价值。
石雕,在青城山样式最为独特,由于青城山出产优良石材,加上道教历来重视石刻造像。宫观中多用雕工精美的石柱、石坊、石础,上面刻有飞禽走兽及仙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摩崖题刻气势恢宏,摩崖石刻为青城山增添了浓厚的人文内涵。出上清宫观日亭右侧沿着青石阶行走,可以看到“摩崖石刻”古迹,石刻宏伟壮观,气势恢宏。
此外,还有“降魔石”、“洗心池”等石刻,据说张陵驱魔之后的青城山,从此山明水秀,羽毛得以发扬光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