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收复台湾的决策(2/6)
万枝,硫磺千担。
当时由于黄梧投降清廷,并供出郑成功安插在内地的商行,以致于这些商行很多遭到清政府的查抄与破坏,贸易陷入困境,对于荷兰人此时提出通商的请求,郑成功乐得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
在南京战役失利后,西南的永历帝、李定国在清军的进逼之下,被迫退入缅甸,全国的抗清形势陷入低潮。虽然郑成功在厦门一役中绝地反击,挫败清军的进攻,但是郑军这支抗清力量何去何从呢?郑成功也焦虑不安。他曾经派遣兵官张光启前往日本请援兵,在此之前,日本幕府曾经派出一支小部队参加郑成功抗清战争,但是伤亡很大,因而幕府大将军拒绝再度出兵,只是象征性地提供了一些铜炮、鹿铳、盔甲、倭刀等武器。内无友军、外无援军,加之清廷加紧对厦门岛的封锁,郑成功必须要想方设法扭转困境,突破清军的封锁。
正在郑成功陷入心烦意乱之际,台湾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翻译何斌不期而至,而且带来一张绝对珍贵的台湾地图。
何斌原为郑芝龙的部下,后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翻译,对荷兰人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荷兰人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与暴政,激起他的强烈愤怒,他决心冒险渡海向郑成功献上台湾地图,并说服郑成功攻取台湾。
由于荷兰人岛内的中国人控制很严,何斌想了一个逃离的办法。1661年的除夕夜,正是中国传统喜庆节日,这天晚上到处张灯结彩,鞭炮烟花烘托出节日的气氛,何斌便邀请台湾总督、荷兰人揆一以及其他荷兰高级官员喝酒,暗地里却在附近的海边准备了一艘双帆船。酒席喝到夜半时,何斌估摸已经到了海水快要退潮的时候,他假装肚子疼,跑往厕所,乘荷兰人喝得醉薰薰之机,从后门溜走,然后到了海边,搭上帆船,借着退潮,将船驶向大海,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厦门岛。
到了厦门岛后,何斌当即叩见郑成功,并说道:“台湾沃野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上至鸡笼、淡水,硝磺有焉。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进取退守,真足与满清抗衡也。”
说罢何斌从袖中掏出一张台湾地图,只见台湾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