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闽安之失(2/5)
编入八旗军下,黄梧成为一个光杆司令。黄梧此时那是后悔了,便想着重新投奔郑成功,可是最后这位建议掘郑成功祖坟的人,被郑成功拒之门外了。
不过林忠对永福的进攻,并没有改变李率泰向东进攻的决心。郑成功派出负责传递文书的官员徐日彩到闽安镇,与镇守闽安的军事长官黄廷商议机宜,并且交待徐日彩,如果清军有进攻的动向,必须立即上报,以便及时派遣增援部队。
黄廷与诸将商议,认为在陆路上,闽安的防守据点最重要的有两处,分别是烟炖寨与镇后寨。烟炖寨四面险峻,清军的火炮在此难以施展威力,只有山寨北部山腰处有一条路,可容一百多号人,若果敌军从这里进犯,我军既在此布下地雷阵,又安排余程的右镇守卫,所以烟炖寨可保无虞。与烟纯寨相邻的镇后寨,也同时是四面险阻,只有寨西有一条山路可通,可容百人,这里的守御比较弱,已经调遣神威营协助防守。
黄廷等人判断,如果清军攻击烟炖寨,那余程的右镇便可以支援,如果清军攻击镇后寨,那么神威营可以增援。
至于水路方面,黄廷等人认为,在闽安镇的河口处,水流较急,且涡流多,清军的舰只不能列阵通过,而且郑军水师处于东北上风向,占据有地理上的优势。综上所述,黄廷认为无论是陆战与水战,郑军都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似乎用不着郑成功南下增援。
徐日彩将黄廷等将领的分析写成一份报告,驰送郑成功。
郑成功看到这份报告后,大惊失色,马上召集高级军事将领讨论,郑成功说道:“以此方案提调,闽安镇危矣。李率泰颇能知兵,陆上开路,水上调集梢船,必定将水陆全力协攻。闽安镇数个山寨,李率泰必分兵齐出,使山寨间首尾不能相应,岂有只攻击一个山寨,让我得以全力堵御的道理呢?且我军没有游兵作为机动应援,而是使用守兵移动往来,军心容易惊惶失措。清虏探得我虚实后,必采取声东击西,使我奔驰不暇,坐受其困。”
郑成功敏锐地发现黄廷的防御计划非常不切实际,他面临的对手乃是作战经验丰富、富有谋略的清军名将李率泰,黄廷计划建立在不合理的推测之上,他预想清军攻击一处营寨时,另一处营寨实施救援,但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且在防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