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痛失海澄(4/6)
功强调,如果再犯过失,二罪并罚。这意料着只要黄梧有一点闪失,必然要掉脑袋。可想而知,在郑成功的严苛法令面前,黄梧是何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坐卧不安。这个时候,曾经参予调查苏茂、黄梧的兵官张光启、兵都事黄璋两人,还对黄梧进行言语上的恐吓,这更令黄梧心惊肉跳。
黄梧心想,这样折腾下去,就算没有被处死,早晚也会被吓死,怎么办呢?他想了很久,妈的,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献了城投降清军算了。
这件事郑成功有责任,将这么一座重要的堡垒将给了一个差点被他处死的将领,不仅如此,郑成功还犯下一个大错,驻守海澄的后冲镇副将苏明,正是被处死的苏茂的胞弟。黄梧与苏明两人便一同筹划,派出心腹秘密到清军统帅达度联络,达度到福建后,抚战都非常不顺,正心生闷气,一听说黄梧要献海澄归降,顿时心花怒放,马上派出军队前往。
六月二十二日,清军抵达海澄,黄梧于夜半三更时,开城门迎接清军入城,然后宣布海澄降清。
黄梧献城投降的消息一到厦门思明,郑成功惊呆了。他马上指示甘辉统领陆师各镇、忠振伯洪旭统领水师右军前往,但是已经迟了一步了,清军大量的援军已经进入到海澄。当年海澄保卫战之后,为了加强海澄的防御工事,郑成功以冯澄世为督工,将海澄修筑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城墙有二丈高,配置有大小铳三千余具,城外引河水环绕。这座为了防御清军的堡垒,现在却成为郑军难以逾越的屏障。
甘辉等人望城兴叹。
在海澄外有一土堡,守将为后冲镇副将林明,他拒绝投降,率军与黄梧对抗,洪旭等人率军援救林明,并且将土堡里的粮食、兵器统统运回厦门岛。
郑成功心知海澄难以攻下,下令召回大军,他顿足而叹:“吾意海澄城为关中河内,故诸凡尽积之。岂料黄梧、王元士如此背负,后将何如用人也。”
郑成功痛心疾首,海澄痛失,以继中左所遭劫后对郑军的又一次重大打击,而且其影响远远超过上次厦门岛之失守。
海澄不仅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而且是郑军重要的军备库,这里储备了十万付铁甲,谷粟二十五万石,足够守军三十年之用,藤牌、滚被、铳炮、火药数万计。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