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围困漳州城(5/6)
士兵对城内百姓大肆强取豪夺,加剧了饥荒的蔓延,每日死亡人数以千百计,尸骨山积,秽闻数里。后来清福建巡抚在写给朝廷的题本中怒斥道:“虎狼士卒晓夜鼎沸,金帛珠玉,腰缠索满,犹有醉酒酣歌以娱其主将者,前无战气,后无守心。”
如果这时郑成功能以饱战饥,下令全线攻城的话,清军很可能瞬间崩溃,但郑成功却认为漳州城指日可下,故而撤去西门、北门的防御,采取围师必缺的战术,这个战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饥肠漉漉的清军士兵有些人忍受不了,半夜偷偷从西门、北门逃跑,到半途便受到郑军的伏击,时间长了后,清军知道跑是跑不了,索性饿着肚子呆在城内。
郑成功之所以迟迟不对漳州城发起总攻,是希望以漳州城为诱饵,只要漳州城还未沦陷,清军必定还会派军队前来援救,那么郑军便可以在野战中消灭清军的精锐。对郑成功来说,歼灭清军有生力量,比夺取一座城池更为重要。这个战略思路是不错的,从郑成功开始进攻长泰、漳州之后,几乎把清军在浙、闽的精锐都调动过来,并且在运动中消灭清军,取得辉煌的战果。郑成功的自信来源于其军队坚强的战斗力与坚韧性,但是在取得辉煌战果之后,他可能对清军的战斗力有蔑视之心,要知道清军倘若没有坚强的战斗力,是不可以夺取大明绝大部分的江山。
自信是郑成功最大的优点,他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强大的自信力,这也是他坚韧的基石。但是自信也是一柄双刃剑,虽然他对军队有极强的控制能力,然而有时战局的发展,会超出他的控制之外。
九月,清政府集结一支由一万多名骑兵组成的精锐满汉骑兵,由平南将军金砺的统率,星夜南驰入援,已抵达泉州。金砺是清军中的一员名将,他本是辽东汉人,投降后金之后,参加了对大明帝国的战争,在清军入关后,他先后参予指挥对李自成部的战争,攻占湖南的战争,后来又在浙江会同浙闽总督陈锦剿灭鲁监国、张名振等抗清势力,在舟山战役中大败鲁监国军队,迫使鲁王、张名振等南下投奔郑成功。郑成功面对的是这样一位清军的悍将,且此番清军援军清一色的骑兵部队,这对骑兵缺乏的郑军来说,威胁特别大。郑成功显然低估他的对手,在得知金砺骑兵抵达泉州之后,郑成功决心象挫败浙闽总督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