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潮州之战(3/11)
抵抗。虽然盘陀岭的郑军守卫力量早有准备,但清军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在抵达盘陀岭之后,正好逢浓雾,郑军分左、右两路防守盘陀岭,按原定计划,一旦其一路防御遭到攻击,另一路可以救援策应。但是浓厚帮了清军的大忙,清军在大炮的支援下,先进攻右翼防线,由于浓雾的影响,左翼的柯宸枢无法策应。在清军的猛攻下,右翼的防线被突破,黄廷、洪习山被迫后撤,这样一来,由柯宸枢所防守的左翼便成孤军之势。清军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柯宸枢,虽然郑军英勇反击,但是最终还是寡不敌众,防线失守,柯宸枢本人也战死沙场。
柯宸枢之死,对郑成功是一大损失,郑成功一直认为柯宸枢是一位\"沉毅有谋\"的将领,希望他可以辅助自己完成抗清的事业,不想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徒使英雄泪沾巾。
盘陀岭失守,清军大举南下驰援,郑成功被迫放弃进攻诏安的计划,郑成功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其一是撤向大海,返回铜山岛或南澳岛;其二是从陆地西进,进入广东省。由于李成栋的反正,现在广东全省名义上都归属南明政权,因而进入广东不仅相对安全,而且有利于郑成功寻找一个新的军事基地。于是他下令,大军绕过诏安城,向西进入广东潮州境内,驻扎于黄冈镇。
地处粤东的潮州府,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地方,这里分布有多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是隶属于南明政权的李成栋部将郝尚久。潮州一直是政局混乱的一个地方,在郝尚久之前,潮州是由车任重所统治,车任重是一位总兵,他杀死了惠潮道李光坦,潮州知府以及海阳县令,独霸潮州。郝尚久在上司李成栋的授意之下,假装要声援福建,借道潮州,结果在潮州府城杀死车任重,从而成了潮州的军政长官。不过郝尚久对潮州也只能控制府城一带,对其他县城并没办法控制。郝尚久与郑氏集团矛盾甚深,这后文再作分析。第二股势力是早先时候占据揭阳的郑鸿逵势力,郑鸿逵虽然经营揭阳有一年之久,但是由于受到郝尚久以及其他土豪的抵制,发展缓慢,但他在揭阳扎稳脚跟,对郑成功在粤东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三股势力是潮州境内大大小小的山贼、海盗,这些基本上是独立势力,多数是所谓\"不清不明”,既不归属于清政府,也不归属南明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