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闽南之役(4/6)
在形势大好的情形下,两个因素导致了收复福建军事行动的失败。
第一个因素,是南明政权中无法克服的毛病,就是内部的争斗与倾轧。来自鲁监国集团的熊汝霖与郑遵谦与郑彩之间矛盾重重,在1648年初,郑彩先后除掉熊汝霖与郑遵谦,这使得鲁监国与郑彩之间的合作出现了巨大的裂痕,同时,收复福宁州的功臣刘中藻与郑彩也是矛盾很深,这些内部的争斗破坏了抗清力量的团结,内耗使得清军得以各个击破中北部的南明力量。
第二个因素,是清军大举增兵,礼部尚书陈泰被任命为靖南将军,统兵大举进入福建,同时,浙闽总督陈锦也派兵从浙江入福建,到四月清军援军主力进入福州,之后几个月内,鲁监国政权控制下的福建中北部绝大多数县城,均落入清军之手。
七月,由于闽中、闽北等地义军多被清军击败,清军将领佟鼐、李率泰、陈锦率军南下,直扑同安。
留守同安的郑军出城与清军会战,但寡不敌众,郑军将领邱缙身中五箭,身负重伤,军队被迫撤回同安城内,但是同安城的防御工事很是脆弱。由于郑成功已率主力到铜山岛,同安城守军没有外援,只得死守,郑军的战斗非常顽强,使得清军屡屡受挫,攻城战持续了一个多月,到八月中旬,同安城终于被攻破。
郑军守将邱缙、林壮猷、金作裕均投入与清军的巷战之中,力战而死,担任同安知县叶翼云等人被俘,拒绝投降,从容赴死。
这次同安保卫战,郑军表现出极为英勇的大无畏精神,令清军伤亡极大,清军主将佟鼐恼羞成怒,下令屠城,致使同安城内屋舍一空,血满沟渠。由于同安距郑成功所驻的铜山岛距离很远,加之清军的封锁,直到八月份,郑成功方才得知同安城被围攻的消息,他大惊失色,当即命令海军返援,可不巧的是,海上狂风巨浪,迫使船队整整花了五天的时间,才抵达金门岛,此时已经传来同安失守、全城遭屠的消息,郑成功在金门岛遥祭英灵,失声痛哭,全体将士,无不动容。
同安陷落后,郑成功将军队带回铜山岛,一部分驻于镇海。铜山岛位于福建的南部,离广东较近,可见此时的郑成功希望与永历政权联合作战,共同推进抗清事业。
可能在这个时间段,施郎、施天福、洪习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