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瓦埠镇(2/3)
督渔家捕捞这玉簪鱼进贡。捞上来多少鱼,就得本地渔家白饶出多少油去。年年为着进贡时买油来浸这玉簪鱼,多少人家卖儿卖女,多少人家家破人亡!本地人私下称之为‘破家鱼’。后来,我们渔家人就想了法子,专在这鱼甩籽的二月里,悄悄下网,散到小摊子上卖给客人吃,或自己捞回家吃去,却不敢放到酒肆里卖,只怕来往的客人里有当官的,被他们发现了。这些年果然到了六月里,监贡使再怎样骂人,怎么跺脚,也捞不到几百斤玉簪鱼,更贡不了多少进京了。说到底,人让鱼绝了户,总比鱼让人绝了户强。”说罢便站起来,向两人道:“这是本地生民衣食所系,客官可别说出去。”奚笪忙连声承诺不会。两人面对热腾腾的玉簪鱼蒸蛋,皆默默无语。鱼虽鲜美柔滑,奚笪也觉得有些吃不出味道了。
两人吃过了玉簪鱼蒸蛋,看看时间离开船还早,便在镇上闲逛。奚笪看见一家卖素斋的酒楼,明晃晃挂着牌子叫“慈心斋”,悄悄向纨素笑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卖佛经佛像的,不然就是卖香的。”纨素也促狭笑道:“看见这酒楼我倒想起来,这船上的饭菜都是鱼鲜和荤菜,昨晚上姜观主她们是怎么吃的?怪不得映玉仙长那么晚还在外面看月亮,只怕是因为晚上没得吃,饿的睡不着。”奚笪道:“不知道她们今日上岸没有?咱们在这馆子里要些斋菜给她们带回去吧。”两人便举步走进这家“慈心斋”,奚笪看水牌点菜,跟伙计吩咐着不要姜葱香料等物。纨素闲的无聊,一回头时,却看见一个熟面孔,竟是庐州城同泽客栈里认得的卢梁。此刻他正坐在慈心斋一楼大堂最深处的一处小方桌上,旁边站着他的小厮东子。她心中一动,疑心大炽,心道“卢梁怎会在此地?他更不会喜欢吃素斋的。”便拽一拽奚笪,踮脚凑近他耳边,轻轻道:“你莫要回头,拿余光扫一扫,你左后方那一桌是不是那个卢梁?”奚笪正专心和伙计敲定了菜式,刚要问及若要外带时如何装菜打包。突然感觉右边纨素攀到他身边,轻轻的呼吸吹到他耳朵上,脸腾得就红了一片。听到纨素的话,定了定神,拿余光一扫,一时不动声色,继续跟伙计说话,却不提打包菜品之事,只假装不经意的点了点头。
两人点完菜,便相携着坐到离卢梁只隔着一桌的窗边小桌。奚笪颇警醒地开始演戏,把包裹丢在桌上,随口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