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江湖(1/3)
黎秋英听了纨素这句话,饶有兴趣地望着她。熹微晨光之中,那张属于垂髫少女的清丽面孔似乎比前几日长开了一些。她打趣纨素道:“你总顶着这张脸倒叫我忘了,你也二十七岁了?那天在酩酊阁,笪儿非要跟着咱们一起进山营救姜观主她们,我觉得不妥,他却不肯听。结果第二天咱们要走的时候,他却又妥协了,愿意留下来陪抱琴他们演戏。你夜里跟他说了什么?”她眼眸中跳动着一抹顽劣的光彩,紧紧盯着纨素,似乎想看看她有没有脸红的迹象。
纨素失笑道:“为什么秋英姐不觉得可能是奚前辈那天跟他侄子说了什么?除非那天你完全知道奚前辈夜里在哪里,所以很确定他没去跟奚笪说话。”
黎秋英翻了一个极明显的白眼。纨素笑着解释道:“那日奚前辈说,去京城劫狱若能成功,此事的余波可能会震动整座江湖。奚笪没听懂,夜里便跑来问我。我大概跟他解释了一下。”
黎秋英笑着问:“你是怎么跟他解释的?这也不是我瞧不起他,但我看他也未必听得懂你解释。奚笪当年为了在凤鸣大会上被人发现会用摄心大法的破事,按说也已经吃了不少苦头,上了不少恶当,很应该获得了点江湖经验的。但是现在他都二十八了,虚岁三十的人了,还是那么天真,别人说的话略复杂一点,少跟他解释半句,他就一脸茫然,还要去到处请教。好在他性情品格还是极好的,长得也能算个丰神俊朗,哦对了,武艺也说得过去。我倒常说,以后他若是成了亲会是一种另类的好郎君,能被娘子搓扁搓圆,指哪打哪的。”眼神中暗藏探究之意,只望着纨素。
纨素却不接这茬,只正色回答道:“奚前辈那日的那句话,说穿了极容易解释。属于编外武人的这座庞大‘江湖’,想要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壮大,其实是需要在两个层面小心经营的。在底层的地方上,比如在皇权的手很难直接伸到的县城和乡村,江湖人要通过武力的碾压获得一些面对乡绅胥吏或者本地世家的优势,从而在朝廷对地方治理的空白之处建立新的秩序。说白了,江湖人的刀剑,在地方上要用来制衡那些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让他们在想要随意滥用朝廷给的治理权力的时候,多想想自己和自己的妻妾儿女、老爹老娘,会不会哪天睡到后半夜被人摘了脑袋,挂到城楼上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