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平行记忆与平行世界?(12/14)
、平面(如无垠的纸张,无界无边)或球形(不断膨胀的巨大球体,有界无边)。经多年观测,宇宙曲率趋近于零,近乎平面,这暗示宇宙可能无限,但也可能几何形状复杂且有限,目前天文学界尚未能定论。
科学家对宇宙之外的猜想:平行宇宙理论
科学家对宇宙之外的推测基于严谨理论与计算,与普通想象大相径庭。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克思·泰马克在 2003 年的平行宇宙专文中,将其分为四类:
第一层,若宇宙无限,会存在无数直径 930 亿光年的圆球宇宙,它们遵循相同物理规则。基于数学原理,在无穷空间中必然有与我们相同的宇宙及无数个“自己”。若要抵达这些宇宙,需突破遥远距离限制,超光速的曲速引擎和虫洞是目前理论上的可能途径。
第二层是后爆炸泡沫平行宇宙,类似虚无空间中的肥皂泡,源于永恒爆炸理论。无数宇宙存在于体宇宙(多维空间),第一层平行宇宙嵌套其中且维度有别。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发现宇宙间可能有重叠摩擦,已探测到四个相关图案,表明我们的宇宙可能诞生于泡泡碰撞,其他泡泡宇宙物理规律或许迥异。
第三层基于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所有宇宙物理规律相同,但以时间为分割线。在量子世界里,每次选择都会使宇宙分裂,产生不同走向。此层平行宇宙涵盖了前两层,且都遵循观察者定律。
第四层为中级集合或数学平行宇宙,不同数学系统对应不同物理现实,从而衍生出各异的前三层平行宇宙,仿佛宇宙是计算机程序,而掌控者身份成谜。
量子多世界诠释:生死与平行现实的奇幻纠葛
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或许都曾有过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瞬间。当我们回首时,常常会感觉有亲人的力量在冥冥中庇佑。但你是否想过,在量子物理学的多世界诠释视角下,可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真相?
近代量子力学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所有粒子本质上并非传统意义的粒子,而是概率波。对于这些概率波如何转化为我们能够观测到的粒子,科学界主要有两种常见的解释。其中,哥本哈根诠释较为传统,它主张世界是概率波函数在被观测的瞬间坍塌,进而形成我们所观测到的粒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