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潜意识(9/9)
解、关联、合成等复杂操作,这些过程不仅确定了信息的属性,还重构了信息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了可识别、可认知的意识世界。同时,意识还具备体验反馈的功能,使我们能够根据外界刺激调整自身行为与情感状态。这一过程涉及神经元之间的交互与突触传递等复杂机制,共同构建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与认知。
极限分解与极限组合的核心在于对信息词条进行永不停歇的关联分析,从而不断产生新的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的“评价我集群”或许并不再具有绝对意义。
情欲(情绪与欲望)能够组织语言、串联关系,但其表达方式往往如梦般难以捉摸、缺乏逻辑关联。我们只能通过分析词汇背后的情感与象征意义来试图理解其深层含义。潜意识初次尝试通过情欲合成语句时,可能会采用分解与重组的方式,如将“与保安对峙时的生气、恐惧、愤怒”转化为“抬高自身及关系网、贬低压制对方、恐吓”等叙述性事件。
潜意识偏爱动态的图画而厌恶静态的无规律数字与古诗文,原因在于新知识若无法与现有知识形成关联、构建逻辑、建立脑链路,就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来记忆。实际上,在白天清醒状态下,潜意识也在不停地分解、组合信息,只是这一过程极为隐蔽、难以察觉罢了。
梦与幻觉都是潜意识活动的产物。有时我们在梦中发现了某个世界的秘密,醒来后却只记得一些荒诞不经的片段(如“香蕉之所以大,是因为香蕉皮比它还大”)。这正是潜意识极限组合的体现:它可能不符合逻辑、不遵循因果规律,但却完全符合情绪与欲望的流动。这实际上是潜意识首次尝试将信息碎片进行组合的结果。
许多精神疾病患者的自言自语、高度碎片化(碎碎念)、偏执欲望与情感、沉溺于自己的世界 。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长期在潜意识层面运行的结果,导致他们的言行更多地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与驱动。
当你的直觉总是在提醒你某个地方,某个人、某件事儿、总有哪里不太对劲,那么你的这种违和感99都是正确的。请你相信你的直觉马上离开。比如\"朋友\"不停催你,快点付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