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朱元璋的标准(1/3)
是夜,月挂树梢。
入夜之后的南京城灯火通明,街道上入目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各式各样的呼喝声不绝于耳,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白天。
尽管因为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正处于"国丧"之中,往日在秦淮河畔遮天蔽日的画舫游船已然不见了踪影,但运河沿岸的灯红酒绿配合上波光粼粼的河面,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在人头攒动的人群中,倒是有一位气宇轩昂的老者颇为引人注意,尽管身上不过是寻常百姓装扮,但无论是不怒自威的气势,亦或者炯炯有神,似是看透人世间沧桑的双眸,均是在无形间诉说着其身份的不凡。
在老者身旁左右,还跟着一名同样衣着不显,面白无须的老人,与其擦肩而过时还能嗅到若有若无的香气。
这南京城自古以来便是帝王州,生活在此的百姓们见多识广,轻而易举便推测出这面白无须的老人十有八九便是紫禁城中的内官,而且级别还不会太低。
顺着人流漫步而行,意识到老者身份不同的百姓们纷纷自觉保持了一定距离,并在心中猜测着老人的身份。
这大明朝,有资格使用"内官"的人家可不多呐
"好久没有逛过这南京城了"
"这南京城,愈发热闹了。"
半晌,望着街边两侧人满为患的坊市,老者波澜不惊多时的脸上终是流露出了些许笑意,颇为惆怅的感慨道。
在他的努力之下,自元末天下大乱,饱经战火摧残的百姓们终是渐渐走出了战争的阴影,有了一丝太平盛世的景象。
而眼前其乐融融的烟火气息,也能够让他短暂遗忘朝中冗杂的政务,以及丧子之痛
"皇爷说的是,"闻言,面白无须的老人赶忙轻声附和,脸上同样夹杂着一抹笑意:"这都多亏了皇爷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呐。"
说实话,作为亲眼见证了前元覆灭的经历者,他发自内心的觉得身旁的洪武大帝,要比那些穷奢极欲的蒙古鞑子圣明得多。
"呵,你这老狗,还是这般会说话。"闻言,乔装打扮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便忍不住摇了摇头,眼神中露出些许异色。
身旁这老狗本在高丽王宫当差,后被彼时的高丽国王"进贡"给前元朝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