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3)
定便能靠着滔天的财富雄霸一方,乃至于成为一方诸侯。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中便是咯噔一声,脑海中不由自主回想起在登基之初,他专门下旨予以针对的蒲氏家族。
就好像心有灵犀一般,一墙之隔的曹爽也恰好提及此事:"燕王殿下应该还记得,陛下于登基之初专门下旨,惩戒的蒲氏家族吗?"
"那蒲寿庚短短十数年的时间里,便得以凭借一己之力,从生性逐利的商人摇身一变成为占据泉州的诸侯。"
"其依仗,不就是麾下数以千计的船舶吗?"
依着民间的说法,蒲寿庚乃是阿拉伯人,先是跟着父亲定居广州,后又举家搬迁至泉州。
恰逢彼时海盗猖獗,南宋朝廷空有战船兵力,却因不熟悉海上航线而无能为力,任由海盗袭扰。
为了维系自家船队的安全,蒲寿庚自告奋勇,率领着家族成员配合南宋朝廷,歼灭了在南海肆虐多年的海盗,从而得到了南宋朝廷的嘉奖,授予福建安抚使的官职,统领海防。
自此之后,蒲寿庚便利用手中权力,肆无忌惮扩张麾下船队,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便掠取了大量的财富,将泉州打造成彼时世界上最为繁华和富庶的商港,而蒲寿庚也摇身一变成为盘踞在泉州的诸侯。
但讽刺的是,随着蒙元铁骑入侵中原,南宋小朝廷不断逃窜,寄希望于在泉州盘踞的蒲寿庚,却不曾想遭受到了蒲寿庚的背刺。
蒲寿庚非但不出兵援救逃难的南宋小朝廷,甚至还主动向蒙元统治者乞降,并得以继续盘踞在泉州。
正是因为不屑蒲氏家族"卖主求荣"的操守,以及忌惮其家族在泉州当地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朱元璋方才在御极称帝之后,专门下旨,剥夺了蒲氏后裔读书的权利。
"若如此的话,这海上贸易不仅要大力推动,而且还要牢牢握在朝廷手中,以免重现昔日蒲氏家族的教训"
不够几个呼吸的功夫,意识到海贸存在着巨大利益的燕王朱棣便是不假思索的开口,脸上闪烁着溢于言表的杀意。
此等滔天的财富,一旦落入外人之手,对于大明而言便是致命的威胁。
"燕王说的是。"
"如若我朝廷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