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招商引资(1/3)
受到批发市场的启发,李向军等人发布了一系列鼓励经商政策,鼓励辖区居民开展各类商业活动。
自由军对于辖区内的税收政策,并没有弄的过于复杂。
参考缅甸和果敢地区的税收政策,只保留百分之25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在自由军辖区内收入缴纳0~25的递进所得税,个税起征点定位2000元,其他如增值税,印花税等税种暂时放弃,让利于民。
这项政策一出,辖区内很多人申请开办小工厂,小作坊,需要的机器设备,也都由自由军和北方联系采购,部分北方淘汰的二手机器,成为了自由军辖区的抢手货。
各类个体经营户为自由军的税收贡献了很大,也同时带动了一大批闲散劳动力就业。
但是整个辖区2万多将近3万人,大部分劳动力就业还是依靠种植业,仍旧有非常多的年轻人在打零工。
自由军直接开设的几家工厂,满足烈士遗属工作安排后,已经没有更多的岗位开放给社会。
想办法消化富余劳动力,进而提升群众收入,成为了自由军政府的当务之急。
依靠自由军自身投资建厂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只有北方。
通过徐超的牵桥搭线,李向军带领李老伯等政府领导,集体出动拜访临沧市政府相关负责人。
这天李向军等人坐车来到北方自由商贸公司。
大门口处,陈时安和李赞早已等待多时。
“好久不见,听说你高升了?”李向军下车就对着陈时安笑着说。
自从825战斗结束以后,这边因为自由军这边也没什么行动,陈时安就返回了北方,听说参加了一次内部培训之后,提了职级。
“哪有哪有,也就是调到了国安。职级稍稍提了一下。”陈时安谦虚地说,不过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透出来满脸得意。
李向军看到他这么得瑟,也就顺势假装恭维几句。
几人说说笑笑聊了几句,就直接进入正题。
“我这边已经和市政府沟通好,等会直接过去,分管商业的徐副市长9点会议结束就过来。”陈时安看了看手表,已经8点10分了。
“要不我们现在就过去?”
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