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三十倍的生长速度(1/3)

    【荒野求生公告】

    【华国选手陆凡触发千万倍返利】

    【作物生态缸一千万】

    下面还附带了生态缸的功能。

    随后一千万座生态缸出现在了首都广场的收纳场里。

    直播间。

    “我靠,三十倍的生长速度,还是太阳能的!?牛逼啊。”

    “这是什么科技,有点超纲了吧。”

    “诶,这是不是说我们即将拥有吃不完的粮食了?”

    “牛逼,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了?”

    生态缸出现后,像是被唤醒的远古巨兽,迅速运作起来。

    随着炽热的太阳光毫无保留地照射在生态缸上,原本明亮的缸内竟迅速变得昏暗起来,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拉进了神秘的异度空间。

    正当陆凡和安澜满心疑惑,面面相觑之时,生态缸顶部骤然亮起了诡异又迷人的紫色灯光,那光芒如同紫色的雾气,轻柔地洒在每一株幼苗上。

    “这……这是咋回事啊?”陆凡瞪大了眼睛,满脸写着不可思议。

    安澜也一脸惊讶,眼睛紧紧盯着生态缸,嘴里喃喃道:“这灯光肯定有猫腻,说不定是在模拟植物生长所需的特殊光照条件呢。”

    两人不敢有丝毫懈怠,赶紧蹲下来,眼睛一眨不眨地观察着。

    只见原本还略显稚嫩的幼苗,像是被注入了神奇的力量,瞬间变得精神抖擞起来。

    虽说没有像他们一开始想象的那样,像火箭发射般“嗖”地一下抽枝发芽,但那不断生长的态势还是清晰可见。

    幼苗的叶片微微颤动,以肉眼可辨的速度舒展开来,嫩绿的颜色愈发鲜亮,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蓬勃与顽强。

    安澜一边观察,一边快速运转大脑,进行着专业的分析:“按照这个生长速率来推算,大概两天时间,辣椒幼苗就能发育成熟了,七八天后芋头也可以了。

    这速度,比正常生长快了整整三十倍,简直逆天了!”

    陆凡满脸兴奋忍不住跳了起来:“哈哈,这下咱们在这丛林里可算是站稳脚跟了!以后想吃啥蔬菜,直接种,几天就能上桌,这日子过得,比神仙还惬意!”

    大黑也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

异世尸皇
异世尸皇
僵尸,集天地怨气、晦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摒弃在众生大道之外,浪荡无依、流离失所。身体僵硬,在人世间以怨为力,以血为食,用众生鲜血宣泄无尽的孤寂!
书山剑客
洪荒:我就酿个酒,怎么成圣了?
洪荒:我就酿个酒,怎么成圣了?
江尘穿越洪荒,成为截教一个寂寂无名的记名弟子。 幸好,神级酿酒系统绑定,伴生时空酒窖。 万物皆可酿酒,且增幅效果逆天。 酒中修行,醉里参禅! 于是,一个不思修行,只知酿酒的截教弟子逆天崛起 通天:“徒儿,可是又酿出什么顶级美酒了?为师已经想要大醉一场了啊。” 元始:“江尘师侄,本座以一件极品先天灵宝,换取一杯美酒,可好?!” 老子:“一杯美酒增加百万年修为?那我还炼什么丹?” 终于,这一日,江尘一
老随风
执掌五雷行两界
执掌五雷行两界
一枚祖传五雷令,可以穿越异世界。 在现代无法修炼和施展的道法,居然可以在异界使用! 如此一来,岂不是长
西瓜吃葡萄
重生归来才解开身世之谜
重生归来才解开身世之谜
重生+空间+智谋+悬疑 前世,弟弟因病需要费用,沈青被唯一的朋友邱兰联合自己的父亲坑害,到死方知自己曾经考上大学却被冒名顶替,才知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而是捡来的。 重生归来,她才知道自己十八年认贼作父,为了弥补前世的遗憾,高考之前她强迫自己隐忍,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发现自己的身世并不简单,她的身世,和很多前世并不了解的疑团一点点的解开。 这一世她意外获得空间这个金手指和超凡的听力,在不断成长的
请叫我安琪姐
洪荒:人族当立,开局罢免太上
洪荒:人族当立,开局罢免太上
穿越洪荒,为躲避量劫,选择闭关变强。 巫妖量劫。 妖族死意屠戮人族,哀鸿遍野,尸骨无存。 人族三祖率领仅剩的百万人族求女娲,拜太上。 可圣人却无动于衷。 叶玄闭关百万年,出关便听到人族的哀嚎声,绝望声。 怒而出关,斩妖族,罢太上,抽女娲,捍卫人族的尊严。 …… “我,叶玄,人族老祖,今日宣布,人族立!”
胡先生
吞噬星空之血海魔主
吞噬星空之血海魔主
大涅槃期间,冥海救下罗峰祖父一家,结伴逃亡途中,因为救罗洪国被凶兽杀死。 醒来后,
强中更有强
财富自由从高冷女医生倒追开始
财富自由从高冷女医生倒追开始
【这是本小白文,雪白的白】 25岁离职后,卓桐觉醒钞能力系统,和特定女生互动,就能获得奖励。 他从此“被
清醒的西蓝花
我在美恐世界捡属性
我在美恐世界捡属性
李夜穿越到美剧的世界,觉醒捡属性系统,随后发现这个世界并不简单,不仅有温家双煞,还有康斯坦丁、女巫、狼人、吸血鬼等人物。 上帝不知所踪,天使开始争权夺利,恶魔想要占领人间。 (邪恶力量、杰森大战弗莱迪、范海辛、女巫集会、始祖家族、吸血鬼日记、夜雾杀机、寂静岭、康斯坦丁……)
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