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应对人际冲突的策略(25/29)
座位分配问题产生了冲突,各自坚持自己的想法,互不相让。这时,老师可以引导班级里其他同学发表对座位合理分配的看法,营造一种集体的舆论氛围。如果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按照身高或者视力情况等客观因素来分配座位更为公平合理,那么处于冲突中的这两位同学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可能就会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方案,从而化解他们之间的冲突。
又或者在一个社区里,部分居民因为小区公共区域的使用规划产生了争执,社区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召开居民大会,让大家共同讨论并提出各自的意见。如果大多数居民都倾向于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使用规划方案,那么那些原本坚持自己立场的居民,出于不想过于违背群体主流意见的心理,也会更愿意去考虑和接受这个方案,使得冲突得以解决。
不过,在利用从众心理时,要确保营造的群体意见是公平、合理且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避免出现盲目引导或者强迫他人从众的情况,不然可能会引发新的不满和冲突。
第四节:借助自我表露的心理策略缓和人际冲突
自我表露是指个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想法、感受等私人内容的过程。在人际冲突中,适当的自我表露可以起到缓和气氛、拉近关系的作用。
当与他人发生冲突后,主动向对方进行适度的自我表露,分享自己在冲突中的真实感受以及一些背后的缘由。例如,在和同事因为工作任务的分配产生冲突后,你可以对同事说:“其实我坚持那样分配任务,是因为我最近压力真的挺大的,担心如果不按照那个方式来,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到时候我怕自己应付不来,所以情绪有点激动了,可能没太考虑你的感受,真的挺不好意思的。”
通过这样坦诚地自我表露,对方能更深入地了解你的处境和想法,会觉得你是信任他的,也会相应地放下对立情绪,可能也会向你倾诉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让双方的交流变得更加真诚和深入。在这种相互袒露心声的过程中,冲突带来的紧张氛围会逐渐缓和,彼此之间更容易达成共识,找到解决冲突的合适途径,同时也有助于修复和巩固双方的关系。
第八章: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第一节:工作场合案例分析
案例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