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学塾扩招(2/3)
时,便有新政,后来先帝时期,又推新政,这次陛下登基几年,还是搞新政。”
说罢,他继续编着竹篮子,“天下读书人,最是无用郎。”
“老兄,你说你也是认识字的,怎么就甘愿编这草鞋了?”旁边卖鸡蛋的一个男人问,“认识点字,便好过我们平头睁眼瞎!可真不是无用,你比我们明事理。老兄虽然没有考得功名,但这四方的消息,朝廷的通告,哪次不是靠你给我们讲明白。老弟心里,着实羡慕了多年!”
听到这,他停下了编竹篮的动作,低头的瞬间眉目舒展了开。
街上百姓们一时间也都多这新政将信将疑,“不过又是拿咱去试哪位高官的点子,若是败了,倒霉的便是咱老百姓,若是成了,那就是那些官员的政绩,好处估摸着也到不了咱们身上。”
“兄台,这次,好像不一样。”那人回头,看到说话的是苏御。
“苏公子觉得朝廷这次,与咱老百姓站一起了?”
“互利互惠,咱们陛下,仁智圣人。”
位置好的一个告示牌上,朱笔写着“中街大道新建的学塾,名额仅限五十,良籍皆可”。
旁边衙役的铜锣敲得震天响:“凡今日报名者,赠御制墨锭!”
可还是没人报名。
“这怕不是朝廷设的套儿?“街角酒肆里,几个汉子围着炭盆窃窃私语。
话音未落,就见一顶青呢小轿停在私塾门前,管家掀开轿帘,锦袍少年捧着《论语》款步而下——竟是三品大员家的公子。
“连官老爷都送孩子来?“卖蒸饼的妇人攥着儿子的手,粗粝的掌心沁出汗来。
她望着私塾内挥毫题字的年轻举人,那人袖口露出的官印纹样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阿娘,我想读书!“孩童突然挣脱母亲的手,却被她一把拽回来。
妇人摸了摸怀中的布包,那里藏着丈夫出苦力攒下的碎银,“再等等,等“
“这位娘子!“私塾门前的衙役突然高声喊道,“最后三个名额!错过今日,便要等明年开春!“
人群骚动起来。卖菜老翁挤到前排,豁着牙问道:“孩子们若是入了这些学塾,日后真有机会进太学?“
“本官亲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