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足厥阴肝经的临床实操精解(5/6)
05寸)。
在饮食上,可给孩子喝些百合莲子粥。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二者与大米一起煮粥,可适量加入冰糖,增添甜味。每日食用1 - 2次,有助于安抚孩子受惊的情绪。孩童模样的透明人原本焦躁的气息慢慢平复,哭闹的“声音”也逐渐停止,恢复了宁静。
孙思邈看向第八个透明人,说道:“此人气滞血瘀,胸胁刺痛。艾灸期门穴、膻中穴与膈俞穴,借助艾灸的温通,活血化瘀。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对调理肝经气血瘀滞效果明显;膻中穴为气会,能理气宽胸,解开胸中的气结;膈俞穴是血会,擅长活血化瘀,促进血液的顺畅流通。”
我将艾条对准期门穴,艾条与皮肤保持合适角度,保证热力能充分渗透到穴位内,每穴施灸10 - 15分钟,让艾灸的力量深入体内。
饮食方面,可食用山楂红糖水。山楂能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红糖可益气补血、健脾暖胃,将山楂洗净去核,与红糖一起煮水饮用,每日1 - 2次,有助于改善气滞血瘀症状。随着艾热渗透和食疗的作用,透明人胸胁处的瘀血光晕慢慢散开,原本紧张得如同紧绷琴弦的胸胁肌肉也逐渐放松,恢复了柔软。
“第九个患者饮食不规律,脾胃失和,累及肝经。”孙思邈说,“按摩章门穴、中脘穴与足三里穴,促进肝脾协调,手法要和缓。章门穴是脾的募穴,也是八会穴之一的脏会,对调节肝脾功能有重要作用;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能调理脾胃气机,让脾胃的运作恢复正常;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是保健要穴,可健脾和胃,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我用手掌轻轻覆盖在章门穴上,以顺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揉按,动作和缓,力度适中,仿佛在与身体进行一场温柔的对话。接着依次对中脘穴和足三里穴进行按摩,中脘穴用掌揉法,足三里穴可用拇指按揉或点按,每穴按摩3 - 5分钟。
在饮食上,推荐山药红枣粥。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将山药去皮切块,与红枣、大米一起煮粥,每日食用1 - 2次,能有效调理脾胃,促进肝脾协调。透明人脾胃区域的紊乱气血逐渐调和,原本消化不良的症状也有所改善,身体重新焕发出活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