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仙法唤模特心包经病症调理(4/4)
施针完毕,我在曲泽穴施行隔姜灸。艾火的温热透过肌肤,深入经络。患者的手臂微微放松,原本紧绷的肌肉逐渐舒缓。
间使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我施针时,专注地引导着气血的运行,让能量在经络中重新流动起来。
起针后,隔姜艾灸间使穴,患者说感觉手臂有股暖流在流动,十分舒畅。
大陵穴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我轻轻刺入03寸,患者的脉象逐渐变得平和。
随后,我在大陵穴放上姜片和艾柱,进行艾灸。患者的手腕轻轻颤动,他说:“感觉手腕这里轻松了很多,心里也没那么乱了。”
最后是中冲穴,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我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一滴血珠落下,仿佛带走了最后一丝病邪。
点刺后,我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中冲穴周围,让少量瘀血排出。患者微微皱眉,但很快舒缓下来,说:“感觉头脑一下子清醒了。”
经过几次这样针灸、艾灸相结合的治疗,患者的心悸、胸闷症状明显减轻,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脸上重新洋溢出笑容。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我感觉自己又能正常生活了!”他的眼中闪烁着泪花,那是重获健康的喜悦和对我们的感激。
这次治疗让我对心包经穴位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体会到精准辩证施针的重要性。看着患者离去的背影,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而那三个透明的患者,依然静静地悬浮在医庐之中,仿佛在等待着下一次的挑战,它们将继续见证我在中医之路上的成长与探索。 每一次与病痛的较量,都是一次对生命奥秘的深入探索;每一次治愈患者,都是对中医智慧的一次深刻诠释。在这片充满仙韵的医仙谷中,我将继续跟随孙思邈的脚步,探寻中医的无尽奥秘,用手中的银针、艾柱和双手,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