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解开手厥阴心包经奥秘(2/4)
顿,神情愈发庄重,“心包为心之宫城,代心受邪。在人体的气血运行与脏腑协调中,心包经对心血管、神志等方面的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条经络上,一共有9个穴位,每一个穴位都蕴含着独特的能量与功效,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守护着人体的健康。”
说罢,他抬手轻轻点向模型胸部位置,模型上一个穴位随即亮起,散发出淡淡的蓝光,仿佛一颗神秘的星辰。“这是天池穴,位于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孙思邈的手指在穴位周围轻轻比划着,“天池穴,恰似胸腔中的一座能量枢纽。它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闷、胁肋疼痛等病症。因其所处位置临近心肺,刺激这个穴位,就如同为心肺打开了一扇透气的窗,能够宽胸理气,对心肺功能的调节大有益处。”他微微皱起眉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谨慎,“不过,针刺天池穴时一定要格外小心,不可深刺,一般斜刺03 - 05寸。胸腔之中,脏器脆弱,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大祸。”
接着,孙思邈的手指沿着手臂内侧缓缓移动,停在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位置,模型上对应的内关穴瞬间亮起,光芒比天池穴更为明亮。“内关穴,堪称心包经上的明星穴位。”孙思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仿佛在介绍一位久负盛名的英雄,“它对心痛、心悸、胃痛等病症有着极佳的治疗效果,是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备受医者们的青睐。”他轻轻抬起手臂,让我仔细观察穴位的位置,“内关穴之所以作用广泛,是因为它巧妙地联系着心脏与脾胃。心主血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刺激内关穴,就如同在人体的气血通道中注入了一股活力,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无论是心胸疾病,还是胃脘疼痛等症状,它都能显着缓解。”他微微闭上眼睛,仿佛在回忆着过往的行医经历,“针刺时可根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一般直刺05 - 1寸。这补泻之间,学问可大着呢,需医者用心去体会、去把握。”
模型的手掌心处,劳宫穴随着孙思邈的指示亮起,散发出一抹温暖的红光,仿佛蕴含着炽热的能量。“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孙思邈边说边示范握拳的动作,“劳宫穴,宛如掌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