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膀胱经的—深入剖析下焦穴位奥秘(2/6)
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袅袅升腾。男子在艾灸过程中,脸上露出舒适的神情,他感慨道:“真神奇,感觉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腰部也轻松多了。”
气海俞:下焦气血的调和枢纽
“接下来是气海俞,在脊柱区,第3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孙思邈将手指移至铜人相应位置,“此穴虽看似普通,却在调节下焦气血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它主要治疗肠鸣腹胀、痛经、腰痛等,能有效改善腹部及腰部的气血不畅,缓解相关疼痛症状。”
一位年轻女子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医庐,她面色苍白,双手捂着腹部,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大夫,我这肚子痛得厉害,月经也不规律,每次来都痛得受不了。”女子声音微弱,满是痛苦。
孙思邈让女子躺在病床上,找到气海俞穴,先用手掌轻轻按摩,以促进气血流通。按摩过程中,他轻声安慰女子:“别紧张,放松身体,我这就帮你缓解疼痛。”随着按摩的持续,女子的表情逐渐舒缓。“好像没那么痛了,肚子里暖暖的。”女子说道。
孙思邈对我说道:“气海俞与下焦的气血运行密切相关,对于女性痛经和腹部不适,按摩此穴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侵,加重气血不畅。”
大肠俞:肠道健康的关键钥匙
“大肠俞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是大肠的背俞穴,五行属土。”孙思邈说道,“大肠主传导糟粕,大肠俞就是调节大肠功能的关键穴位。它主要治疗腰腿痛、腹胀、腹泻、便秘、痢疾等大肠病症。”
这时,一位捂着肚子、表情痛苦的中年男子走进医庐。“大夫,我这几天一直拉肚子,肚子还胀得难受,整个人都快虚脱了。”男子虚弱地说道。
孙思邈让男子坐下,在大肠俞穴进行按摩。他先用手指点按大肠俞穴,力度由轻到重,男子起初疼得直吸气,但随着点按的持续,他的表情逐渐放松。“感觉肚子里的气顺了一些,没那么胀了。”男子说道。
孙思邈解释道:“大肠俞可调节大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对于腹泻患者,按摩此穴能起到止泻的作用;而对于便秘患者,则能促进排便。在治疗过程中,还可根据患者的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