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和师傅学正骨》寻骨问道,仙缘启智(3/6)
的活动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原本轻松就能完成的动作,如抬手、旋转手臂等,此时都变得异常困难。此外,还有一个典型的体征,即方肩畸形,正常情况下,肩部呈现出圆润的轮廓,而当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离开关节盂,肩部的圆润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方形的外观,就像被硬生生地削去了一角。在进行正骨复位时,常用的方法有手牵足蹬法、科氏法等。以手牵足蹬法为例,患者需要仰卧在治疗床上,医者则用脚稳稳地蹬住患者的腋窝,这是一个需要注意力度和角度的操作,既要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又不能对患者的腋窝造成伤害;同时,医者双手紧紧握住患者的腕部,顺着上肢的纵轴方向,缓慢而持续地进行牵引,就像在拉伸一根有弹性的绳索,力量要均匀且稳定,不可忽大忽小。在牵引的同时,医者还要轻轻旋转和内收、外展上肢,巧妙地利用杠杆原理,就像用一根撬棍撬动重物一样,将脱位的肱骨头精准地还纳回关节盂内。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复位前一定要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来排除骨折等其他严重损伤,因为如果存在骨折,错误的复位手法可能会导致骨折移位加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在复位过程中,动作必须轻柔、准确,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深思熟虑,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对周围的神经、血管造成损伤,因为这些神经和血管如同人体的生命线,一旦受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随后,道长轻轻放下肩关节模型,拿起腕关节模型,继续耐心讲解道:“腕关节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关节复合体,它由桡骨、尺骨的远端,以及8块腕骨和掌骨的近端共同组成。这8块腕骨分为远近两排,它们相互交错排列,如同精心搭建的积木,形成了一个既灵活又稳定的结构。腕关节能完成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等多种动作,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关节之一。无论是敲击键盘、书写文字,还是进行各种精细的手工操作,都离不开腕关节的精准配合。”
“常见的腕关节问题有腕关节扭伤、骨折、腱鞘炎等。在判断腕关节损伤时,除了详细询问患者的受伤史,了解受伤时的具体情况,如受伤的姿势、外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以及观察患者的症状,如是否有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还需要借助先进的影像学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