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和师傅学正骨》融会贯通(2/7)
许踏入这扇门槛,不论病情是轻如拂面微风,仅仅带来些许不适,还是重似千钧巨石,把人折磨得苦不堪言,我都视作上天恩赐的难得成长契机,毫不犹豫、满心热忱地投身其中。观察患者体态时,目光愈发犀利敏锐,好似能穿透表象的迷雾,直抵本质的内核。从头部那不经意间的细微倾斜,洞察颈椎长期受力不均的状况,这小小的偏差,或许是经年累月不良坐姿的无声控诉;借肩部那细微得几乎难以察觉的高低落差,推测脊柱两侧肌肉牵拉失衡的程度,想象着两侧肌肉如同拔河的两队,一方渐渐力竭,另一方却还在苦苦支撑;再瞧走路时身体摆动的幅度与节奏,精准把握整个脊柱的平衡状态,这步伐里藏着脊柱健康与否的秘密信号。上手摸骨瞬间,曾经的紧张局促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手指仿若被赋予了神奇魔力,化身灵动无比、精准无误的探针,所经之处,骨骼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无所遁形。不仅能精准捕捉颈椎那些隐匿在肌肉深处、几近难以察觉的错位、磨损,更能锁定 12 胸椎区域里,因经年累月的不良姿势,像是长时间弯腰劳作、久坐不动,或是意外外力冲击,如跌倒、碰撞而产生的应力改变、关节紊乱。
记得一位伏案多年、整日与文字为伴的老编辑前来求诊,他被颈背部持续不断、如影随形的疼痛折磨得面容憔悴、神情萎靡,还时常伴有胃部的胀满不适,吃不下、睡不香。我请他安稳坐下,先是轻轻搭在他颈部,那紧绷得如同拉紧弓弦的肌肉,瞬间向我透露了颈椎问题的严重性,仿若在无声呐喊着多年来承受的压力。指尖顺势而下,触及胸椎时,明显察觉到第 7、8 胸椎附近肌肉硬邦邦的,宛如寒冬里的石板,毫无弹性,关节间隙也呈现出不对称的状态,一侧宽一侧窄,好似失衡的天平。联想他成年累月久坐校对稿件,眼睛紧盯着文稿,身体长时间维持一个僵硬姿势的习惯,心中逐渐勾勒出完整且清晰的病因链条:长期伏案,致使颈椎生理曲度逐渐退变,原本优美的 “s” 形曲线慢慢拉直,改变了力的传导路径,这股异常的力如脱缰野马,一路狂奔波及胸椎,造成此处气血瘀滞,而第 7、8 胸椎恰好对应着脾胃区域,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气血不畅进而影响了胃部功能,引发胀满。与道长交流这一诊断思路时,道长眼中满是认可,那目光恰似给我注入一剂强心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