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和师傅学正骨》枕寰关节之谜(2/5)
发问:“道长,为啥这枕寰关节如此‘娇弱’,这般容易错位?” 道长长叹一声,将模型归位,语气沉稳又透着几分无奈:“现代人的生活习性啊,活脱脱是给枕寰关节错位量身打造的‘温床’。长时间低头紧盯手机屏幕,或是伏案工作几个钟头不挪窝,颈部肌肉累得叫苦不迭,原本固若金汤的防护线就此垮塌,关节没了守护,自然容易走位。再加上睡觉高枕无忧,实则整晚把脑袋顶得前倾,枕寰关节在别扭的受力状态下苦熬,时间久了,不出岔子才怪。” 听他这话,我瞬间想起往昔那些熬夜刷手机的放纵时光,心底一阵后怕。道长似是看穿我心思,抬手轻拍我肩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日常的颈部锻炼得赶紧跟上。” 言罢,便现场示范起来。只见他先是缓缓仰头,下巴优雅指向天花板,拉伸下巴下方紧绷的肌肉,十几秒后,再徐徐低头,让额头轻触胸口,尽情感受颈后那舒张的快意。左右侧屈时,耳朵仿若有意识地贴近肩膀,将颈部侧面线条拉得修长笔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我赶忙依葫芦画瓢,动作却做得歪歪扭扭,笨拙不堪。道长在旁耐心纠正:“莫急,动作放缓些,静下心去感受肌肉每一丝的拉伸,咱可不是比拼速度,关键是唤醒颈部肌肉的活力与韧性。” 经他悉心提点,几轮练习下来,我渐入佳境,颈部原本僵硬似铁的肌肉,仿若被注入一股温热的暖流,缓缓舒张开来,惬意之感油然而生。
光靠锻炼预防,终究是未雨绸缪的半套功夫,道长继而神色凝重地开启传统正骨复位枕寰关节的神秘大门。传统正骨,讲究的是心传口授、言传身教,凭的是医者双手敏锐入微的感知,去捕捉关节那细微难察的错位 “蛛丝马迹”。道长伸出双手,大拇指轻轻搭上我枕骨两侧,其余手指仿若灵动的游鱼,绕过耳后,悄然发力按压,一边施力,一边精妙微调着力角度,口中还念念有词:“这枕寰关节复位,分寸拿捏最为关键,力度小了,蚍蜉撼树,推不动错位;力度大了,又恐伤及周边无辜组织,那可就好心办坏事咯。” 我清晰感受到他指尖传来那股沉稳精准、恰到好处的力道,在我的关节处小心翼翼又胸有成竹地试探、引导,恰似技艺绝伦的琴师调校传世名琴,要让每一处部件都回归和谐共鸣的完美状态。
虽说传统正骨技艺高深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