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和师傅学正骨》理论奠基(4/6)
,又落回更远处的枝头。
师兄笑着走来,脚步踏在落叶上,发出轻微的脆响。他在我对面坐下,安慰我:“别慌,经络虽复杂,但它可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高速公路’,弄懂了,正骨时才能更清楚哪里不通畅。” 师兄的话仿佛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我定了定神,再次看向书页。此时,微风渐起,吹得竹叶簌簌作响,像是为我加油鼓劲。
我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琢磨,伸出手指,沿着手臂轻轻比划。指尖触碰到肌肤,带着微微的凉意,我对照着书本,感受每个穴位的大致位置,嘴里默念着穴位的名字。每念出一个穴位名,仿佛都能与这周遭的宁静产生一丝奇妙的共鸣。阳光偶尔晃过眼眸,光影闪烁间,我仿若能看见肺气化作丝丝缕缕的微光,沿着这条经络,如潺潺溪流,从胸到手,滋养着沿途的脏腑与肌肤。每当记住一个穴位的功能与位置,心中便涌起一丝成就感:“又攻克一个小难关,离融会贯通又近了一步。”
学习足阳明胃经时,阳光稍稍偏移,暖意依旧。光斑洒落在书页上,把那些关于脾胃的文字照得越发清晰。了解到它掌管着消化吸收,关联着脾胃,犹如人体的 “后天之本”。我联想到村里那些脾胃不好的老人,总是食欲不振、身形消瘦,想必就是这条经络出了问题。脑海中浮现出老人们虚弱的面容,枯燥的知识瞬间鲜活起来,学习动力也愈发充足。我深知,经络不通,气血瘀滞,不仅会引发疼痛,还会连累脏腑功能,这与正骨术后患者的恢复息息相关。要是能在正骨时,顺便疏通经络,那患者定能好得更快。想着想着,我不自觉站起身来,在小亭里缓缓踱步,脚下的石板带着岁月的温润。
随着对经络知识的深入,我越发意识到它的精妙。它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人体各部分紧密相连,一处受损,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时而踱步沉思,时而又坐下奋笔疾书,把经络知识与之前学的骨骼知识结合,思考骨头错位时,会挤压哪些周边经络,又该如何通过调整骨头来恢复经络畅通。每一次新的思考与领悟,都让我在传统医学的知识海洋里潜得更深,也让我对未来治病救人的能力有了更高期待:“等我把这些都学会,定能为患者祛除病痛,还他们健康体魄。”
远处道观的钟声悠悠传来,回荡在山林间,为这宁静的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