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和师傅学正骨》理论奠基(2/6)
筑成胸廓,护着心肺脏器。我对着书本上复杂图纹苦思冥想,眉头拧成了麻花,嘴里不停嘟囔:“这可怎么记啊,怎么这么复杂!” 内心一阵烦躁,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是学正骨的料。师兄路过,瞅见我这窘迫样,打趣道:“被胸椎骨难住啦?我当初也一样,你把它想象成古代战甲的护心镜框架,肋骨就是甲片,这么想是不是就好懂些?” 经这一点拨,我如醍醐灌顶,赶忙拿笔记录,生怕灵感溜走,心里又燃起了希望:“对啊,只要换个思路,没什么学不会的,我肯定行!”
攻克胸椎,迎来腰椎骨这座 “硬骨头”。5 块腰椎粗壮厚实,承载着上半身重量,受力分析图复杂得如同迷宫。我正愁眉不展,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也太难懂了,我要学到什么时候才能弄明白啊。” 道长踱步过来,微笑着说:“别光愁,去库房搬几趟重物,感受下力的走向,再回来看书。” 我照做后,再看书时,那些文字仿若活过来,久坐伤腰、弯腰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理,一下子清晰明了。我不禁雀跃起来:“原来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这么有用,看来学习也得找对方法!” 这小小的成功,让我信心倍增,迫不及待地想要攻克下一个难题。
骶骨也不简单,由 5 块骶椎融合而成,隐匿于脊柱末端。我对它功能认知模糊,又向师兄求助。师兄挠挠头,打比方说:“骶骨就像船锚,把骨盆这‘艘船’稳住,它要是歪了,人体下半身的‘航行’准出问题,泌尿、生殖系统都得受牵连。” 这番话让我瞬间抓住关键,对骶骨理解更进一层,内心满是成就感:“又弄明白了一处,只要一点点积累,我肯定能吃透这些知识。”
四肢骨学习同样艰难,64 块上肢骨与 62 块下肢骨数量繁杂。看到股骨,那人体最长最强壮的管状骨,我不禁咋舌。师兄曾讲过运动员因高强度训练致股骨应力性骨折的事,自那以后,学四肢骨知识时,这个案例就时刻警示我,不可懈怠。“每一个知识点都关乎患者的健康,我绝不能马虎,不然以后怎么治病救人。” 我暗自警醒,学习愈发认真专注。
运动力学知识犹如一团迷雾,肌肉力沿骨骼传导的原理晦涩难懂。我不再独自苦钻,邀师兄们围坐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为弄明白原理争得面红耳赤。我时而因想到新思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