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宰执天下(七)(3/5)
,互赠礼物,周王先开口,表达欢迎,陈吉发再客气几句,算是结束寒暄,进入正题。
“臣此来,是想请王爷支持,在开封开辟‘经济特区’。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能赚钱的好事,本王自是欢迎。不过,听闻武安公曾进言,要重新核定王庄王田?”
“正是。这两件事是一体两面。各地王府往往占着府城、州城附近的沃土,而殖兴产业需要用地,屯垦养兵也需要用地。城市附近的土地利于商贸,便捷补给,拿来做王庄本也浪费。不如改造成为‘经济特区’,既能繁荣地方,也能屯兵储粮。”
在座的官员面面相觑,周王笑了笑,又问道:
“损失的是王府产业,得益的是地方官府,这买卖怕是要赔。”
“王爷差矣。不知您是否看过《富民论》?天下资货,若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些资货也不能变为财富,而要让资货被消费,被生产,被流通,银钱才能变成财富,资货才能变成我们能够享用的物品。土地就在那里,不流通,不轮作,永远也不会变成财富。若您认同这个道理,将土地作为生财的资货,投入到更加赚钱的地方,便能产生更多的财富,制造更多可以被人们消费、享受的物品。”
“《富民论》本王确实读过,不过,圣人曰,君子不言利。武安公将利义并为一谈,是否有些因小失大?”
“臣从不以为言利事小。军国大事,百姓生计,哪一个不需要银钱保障?若君子不言利,朝廷又如何运转?衙门如何治政?就说您这王府,又如何操持?”
“哈哈哈,武安公固执。罢了,这事不争论了。说说看,你打算如何周转本王的土地?”
“按照每亩地十两银子折算入股,您捐多少地,未来合作社的产业,您就占多少股份,分红的时候,就能拿多大的比例。”
“若是本王全资投入呢?”
“那开封特区的所有收益,除一成五归合作社总社之外,其余全部由您获益。”
“武安公真有这么大方?”
“臣连北京城都舍得,何况开封特区?”
“有魄力!”周王对这个条件十分满意,举起酒杯,“既然如此,本王便应了此事。后续合作,就由徐长史与你去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