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宰执天下(六)(2/5)
的耐心。
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的陈吉发,就更别提教别人的孩子。
专业事情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做,他提笔写了封信给宋彩蝶,让她给太子、公主安排好学伴和课程,务必要让两位殿下在六年的学制后,认同合作社的各项价值观念,成为有近代视野的统治者。
两日后,陈吉发先行出京,往大名府去。
大队人马和太子、公主及随从人员后续撤出,从天津上船,走水路返回胶州、松江、江夏等地。
陈吉发的离开,以及军事力量的转移,让朝廷中许多心思活络者产生了别样的心思,陈吉发刚刚到大名府,就听说钱谦益科举舞弊的事情又被翻出来炒作,影响了他的首辅权威。
与此同时,这次恩科中加试的算学、商学等科目也受到攻讦,虽然这些科目并不作为最终排名的分数,只作为陈吉发选材的参考,但这些学科显然对那些天主教传播较为广泛的沿海地区更加友好,内地更加传统的士大夫不能接收。
对这两件事,陈吉发未进行干预。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不在大明帝国的破房子上浪费太多精力,那就不要去管这些破事。
合作社在政治上的底线始终如一,那就是任何政治军事波动不能干扰合作社的正常发展,尤其不能影响到长江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只要不是威胁这条底线,其他的事情只是锦上添花的添头,并不值得陈吉发花费大气力去解决。
陈吉发这次前往大名府,有两个目的。其一便是视察这块地方的建设;其二,便是借道前往开封,会见周王。
先前,在对待藩王的态度上,虽说促成了削减藩王待遇的圣旨,但这东西若是没有宗藩的响应支持,靠合作社武力推行,肯定是要惹大麻烦的。
圣旨下达后,天下宗藩都按兵不动,只有同陈吉发早有协议的襄王府上表响应。
陈吉发不能看着宗藩侵占大量的土地和商业资源与合作社别苗头,因此,他决定说服更多宗藩实施改革。
周王朱恭枵,便是他选定的第一人选。
此人性情温和,知书达理,而且同情底层,乐善好施,早就贤名远播。
若是能得到他的支持,做出个放弃土地发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