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相亲失败下乡去(3/5)
缴纳押解,他都有责任。这次加征税额太大,与老四家里闹得太僵,县里户房又催了好几次,实在没有办法了,他才跑去找熊广源商议,把陈吉发叫来帮忙。
苏茂才请了陈吉发进族里的祠堂,吩咐小厮将几房的话事人和外姓人的代表都喊过来。
等待的功夫,苏云生和徐成洛在门口交流喝酒打架的趣事,陈吉发拉着苏茂才了解情况。
“整个湾子应税几何?”
“约莫是二千二百七十亩应税田,计正税银二百七十三两,又有关税及漂没九十五两,仓储脚费四十两,火耗三十三两,工本二十四两,杂捐十五两,共计四百八十两。”
说罢,还递了张单子给陈吉发,上面详细列举各项开支的去处。
原来,大明朝所谓的正税一钱二,是指的运到两京太仓交付时得交一钱二,中间的缴税所需的一应成本,包括各级吏员的工费油水,全部由纳税人承担。
比方说,这个关税及漂没,就是给漕运船和沿途钞关、转运站的,这个仓储脚费,是给运粮、运银的镖行劳役的,火耗是给衙门的,工本是个账房的,杂捐是修路搭桥的。
林林总总,莫名其妙。
“此前都是如此交税吗?”
“自然。只是这次增加了一百二十两的负担,许多贫户拿不出来,再加上有心人撺掇,迟迟未能缴付。”
“富户可否先行垫资?”
“若是一年两年自然无不可。”苏茂才摇着扇子,俾倪道,“可这眼见着辽饷一征多年,一加再加,富户回本无望,自然是不愿垫资。”
陈吉发点了点头,又拿出村里的田图册子看。
“村中果林、鱼塘都是谁家的?”
“几房都有,不过老四家最多。当年分地的时候,老夫多拿了些水浇地,便把果园鱼塘多给了他一些。”
“嗯,小侄大略知晓了。”
“可有办法?”
“办法是有,但还需乡亲配合才行。而且,少不得要叔叔去说服那些富户,与我们合作。”
正说话间,便见几位灰袍老者相继进来。其中一个魁梧的,见着苏茂才和陈吉发,便冷言冷语讽刺起来。
“哟,我道是几天没动静,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