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秋赋论策(2/5)
,但实际上,这些年挂靠在他家的地得有三百多亩,还有些新开垦的没上册子的旱地,总共也有二百多亩,加一起,足有五百亩地。
江夏像苏秀才这样的乡绅很多,全县在册五十万亩耕地,实有八十万亩左右,大多掌握在这些人手里。
但并不是说,他们掌握了耕地,便不用纳税。
恰恰相反,旧时皇权不下乡,这些人享受帝国赋予的特权,相应的,便要承担帝国加之的义务,既要保境安民,又要协助缴税。
因着汉人的宗族社会特点,这些乡绅往往是乡里名人,兼任着族长、族老的职务,他们既要完成帝国的任务保住特权,同时,也要顾念乡里亲情,维持威望。
因此,寻常年份,这些乡绅地主虽然伪善,却也盘剥得十分小心,爱惜羽毛,极少真的将人逼入绝路。而今这道政令,却让他们不得不撕下面具,与乡里亲族你死我活。
许多人自然是不愿意的。
“乡里已经闹了好些回。”书房里,苏秀才压低声音,眼睛看了眼在旁边小案上温书的陈吉发,“我家那个老四本来就与我不对付,这几天正在撺掇那帮穷鬼闹事抗税。”
“哼,无法无天!你就如此由着他?”
“当然不能,只是那群穷鬼是真的要闹,我怕处置不当引起民变。”
“刚刚秋收,应该不至于。”熊夫子沉吟道,“要闹也是等入冬以后了。你得快刀斩乱麻。”
“我也想呀,只是手里没人。”苏秀才似乎突然间老了许多岁,“云生那个不成器的,也帮不上什么忙。”
“你不还有两个女婿吗?”
“没啥用。他们那两个村闹得更凶。听说请了不少游手,还打死了人。我这里要是死了人,老四不得往死里诬陷我。要不,你让你家文灼帮帮我?”
熊文灼是熊夫子的长子,前年考上了廪生,在府学读书,准备后年的乡试。
熊夫子想了想,并未同意,而是将目光转到了陈吉发身上。
“吉发,做的如何了?”
苏秀才来之前,熊夫子便给他出了个策论题目,便是如何应对加征的问题。
“大略完成了。夫子现在要看吗?”
“嗯,拿来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