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入职会议(2/3)
职个三两年,最多任职两届,就会被调走,被调走的时候,会按照他在当地,担任镇领导的政绩,给他重新分配工作。
做的好的,往上提一提,要不到县里,要不到别的镇里提一级,做的不好的,直接安排到县里的清水衙门,或者是平级调到别的更加艰难的镇里担任领导。
没有了镇里领导的维护,底下的村官们,也收敛了不少,特别是从08年,开始实行大学生村官的政策,这让那一些老村官,哪哪都不舒服。
因为这一些大学生村官,治理村子的村务或者是调和村民矛盾,又或者是搞经济另说,他们最厉害的是,能够找到很多有效的地方投诉。
以前的村民吃了亏,想要去告村长,不是到镇里,就是到县城,到了县城之后,直接就被人抓回来了。
这些大学生村官不一样,他所反映的事情,镇里不鸟他,他直接就找县里,县里不鸟他,直接就找市里,而且他们还不用自己去,只要他们用手机一投诉,要是严重的话,县里边的纪委,直接就下来了。
这就导致很多行政村,之前担任了几十年的村主任,看到这种情况,有油水不敢轻易去捞,有事情还必须他们出面去摆平,纷纷都趁此机会,撂挑子不干。
带着他们几十年以来,所贪墨的钱财,要不到县城买房安家,要不就让子女们,去城市打拼做生意。
在08年以前,无论村子里面,想要办理任何跟政府相关的事情,像打个未婚证,都要上门给他买两盒烟。
如果要办理别的事情,除了烟之外,红包大大小小总要有一个吧?
从中央拨款到省里,再从省里拨款到市里,又从市里拨款到县里,再从县里拨款到镇上,最后,从镇里拨款到村里的扶贫款,以及各种各样,关于农民福利的款项,经过这些村主任的手,又去掉了一层。
这里经常有那么一句实话,被村民们当做调侃说了出来,说是中央拨款一千万,省里白得九百万,市里得了一百万,县里也有一十万,镇上分得一万元,支书扣留九百块,剩下一百元,买做米和盐。
像这种实际情况,能让村民们,看到政府慰问的米和盐,已经是很好的了,大多数地方,村民们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