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假如年少不自卑(1/3)
猫冬的时候,全屯子最忙活的指定是车把式。
把根生叫上,一块去一趟县城,真就不是瞎使唤人。
你想啊,都搁屋里憋够呛,结果人家车把式乐意带你去县城转悠一趟,对于年轻人来说,搭把手干点活,路上挨点冻,真就不算啥。
车把式乐意叫上根生一块,还是看中他会唱二人转,唠嗑的时候又晓得咋说话,要不然,哪能轮到他昂。
说白了,车把式要的是个情绪价值,正经的,就赵铁柱这号的,人家是绝对不会叫上他的。
这道理,周红婷不是不懂,她是不想懂。
要么说姑娘的心思你别猜呢,歌词里都写明白嘚。
至于说,啥该不该的,也就周红婷自己个儿和根生两个人惦记。
这世上的事,但凡不该的,要是都没人干,怕不是要少好些个纷纷扰扰。
咋说呢,人不是机器,感情这玩意,它不受控制昂。
张红旗他们搁县城待了一宿,商量好吸纳郑宏成为编外成员的事之后,就要往家赶。
该说不说的,爷仨眼下正经属于发了大财了,真就不少搁供销社划拉好玩意。
正好赶上车把式带着根生来县城,搭马车一块回去,美滋滋。
自打回城条件放宽之后,清泉县的知青们走了得有一大半,大多是各个村寨插队的,毕竟和建设兵团的知青相比,那些人没啥可留恋的。
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许多悲欢离合,当事人咋寻思的没法说清楚,但是外人看来,抛妻弃夫的,挺热闹。
还是那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知青们插队的时间有长有短,陌生的环境,艰苦的条件,甚至许多人第一次离开家……
有被算计的,有认命的,有自己寻求慰籍的,反正在插队的时候成亲的知青真的不在少数。
可伴随着回城的机会出现,能有好结果的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这种情况不拘于清泉县,甚至不拘于东北地区,张红旗记得后世有个电视剧,说的就是云南那边的知青回城之后留下的孩子。
名字记不住了,但那电视剧的主题曲歌词倒是有点印象。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留下我自己……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被携裹其中的人,犹如微小的砂砾,真就是无力反抗。
况且,以张红旗平日里听说的各种闲话和传闻来看,好多知青被骗被坑,绝非影视剧中展现的那么温和。
车把式感慨的自然不是这些,他说的是,今年冬天坐大车的人少了。
毕竟乡下老农民,猫冬的时候没那个心思一个劲的往县城跑。
而到了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