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一种使者,两种准备(1/3)
突如其来的咆哮加质问让太子膝盖一软,条件反射似的跪下:“皇阿玛,儿子……儿子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您英明考量,怕您日后被史书秉笔。”
“到底自古以来,中原皆为礼仪之邦。我大清本就……颇受诟病,所以……”
康熙冷哼:“本就什么?异族入关,占据中原,被诟病得国不正。所以更该彰显大国气质,以交好各国,免风评有失,也免四面受敌?”
这……
太子愣神,难道不是吗?
康熙摇头:“朕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可事实上,那些藩属国不通中原文化,一般畏威而不怀德。与其厚礼赏赐却被当成冤大头,不如放弃那些无谓的面子,多做些实事。”
至于什么实事?
考虑眼前站着的是太子,是自己倾心培养多年的未来接班人。
康熙纵使心中不耐,也还是认真解释了下。
首先那些被太子说二三十年连个秀才都考不过的老学究们就得来不易,都是层层选拔,反复考核过的超级犟种。
死读书,读死书,把忠君爱国思想刻在骨髓里。
读半辈子书,叹几十年怀才不遇。
一朝中选,授皇家名誉举人,擢升新设立的理藩院藩属国礼仪专项宣讲使。虽只是八品,但是正正经经的朝廷官员啊!
还得皇上亲自封赏派官呢。
特别光宗耀祖。
一个个激动的老泪纵横,恨不得把脑门磕青。
保证千难万难都会努力克服,积极适应各藩属国环境,用心宣讲忠君爱国思想,定时给皇上上折子禀告工作进展。
真·一个使者,两种准备。
成则中原文化深入各国,忠君思想闪耀异邦。
败?
康熙笑:“爱卿们官虽小,但也都是朕的门生,正经的大清官员。为和谐宗主国与藩属关系而不远万里,却屈死异国他乡。朕若不能为其雪恨,有何颜面忝为天子?”
阳光透过玻璃窗,打在康熙脸上。
从太子的角度,只看到自家皇阿玛满脸坚毅,眼中还燃烧着熊熊战意。
跟之前一直要当千古第一仁皇帝的模样判若两人。
也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