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策略的博弈(2/5)
于江涛见状,语气温和地说:“沙吾提书记,乡党委对你的能力有信心。你经验丰富,威望高,由你牵头,村民们也会更放心。我们会全力支持你,绝不让你孤军奋战。”
话已至此,沙吾提书记只能点头同意了。
在亚尔乡,党委和政府的分工没有像县政府那样清晰明确,但让一个管党务的副书记去管理具体的乡政府事务,确实令人意外。然而,于江涛这样安排,自有他的深意。他必须把尕依提和杨益民排除在修路修道领导小组之外,绝不能让他们染指修路的事情。
修桥补路是造福当代、造福子孙的千秋功业,也是扬名立万、千古流芳的绝佳时机,更是在村民中树立威信、人品和德行的最好机会。根据年初县里的工作安排,亚尔乡预计在10月中旬召开党代会,这是一次换届大会,选举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因此会议极其重要。紧接着,预计在12月中旬召开人代会,同样是一次换届大会,选举乡长、副乡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楚君在那三个村的威望与地位已然坚如磐石,无人能够撼动。然而,对于他未来的发展轨迹,谁也无法精准预判。毕竟,楚君刚刚获得提拔,按照常理,再次晋升还需经历一段漫长的沉淀期。至少在目前来看,他绝无可能对于江涛的现有地位构成任何实质性威胁。
但尕依提和杨益民的情况则大为不同。倘若让他们跻身修路领导小组,凭借他们在乡里盘根错节的深厚根基与广泛人脉,极有可能将修路工程异化为捞取政治资本与个人私利的工具。于江涛心知肚明,一旦被这二人插手,原本利乡、利村、利民的修路善举,很可能会沦为他们攫取政治资本的契机。要知道,乡人大代表、党代表四分之三的名额都分散在各村各组,领导修路无疑是他们争取选票的绝佳契机。于江涛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想到这一点,于江涛郑重嘱托道:“楚乡长,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就由你担任,修路的具体事务我就拜托你了。修路不仅仅是修一条路,更是我们对村民们的承诺,是亚尔乡的未来。在修路工作中有什么问题,你可请示沙吾提副书记或者请示我。”
楚君感受到于江涛话语中的分量,深知这份信任背后的责任。他挺直了腰板,说:“于书记,请你放心,我一定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