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舌战应众人(3/5)
和简单的工具,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2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在太行山间开凿出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将北部的漳河水引入林县。红旗渠的总长度足以连接广州和哈尔滨,与南京长江大桥一同被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既然他们能够完成如此伟大的工程,我们这里拥有三个村庄,1756名村民,公路里程却仅有76公里,为何我们就不能做到呢?”
楚君的话让众人汗颜,无言应对。
楚君接着说(维语):“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困难,但林县人民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最终完成了这一壮举。而我们山口村,虽然资源有限,但我们拥有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楚君的话语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仿佛一股暖流涌入了众人的心田。他们开始意识到,修路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项关乎村庄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
吐尼亚孜率先表态(维语):“楚经理,你说得对,我们不能总是等靠要,我们应该自己行动起来。修路的事情,我们应该组织村民开会,先组织村民进行义务劳动,清理路面,平整路基,为后续的施工做好准备。首先要思想上做通他们的工作,就楚行长现在做通我们村干部的工作一样。”
杨发胜也点头赞同(维语):“对,我们可以先行动起来,同时,我也会以村委会的名义向乡政府申请资金和技术支持,争取让这个项目早日落实。”
齐博犹豫半天,最后终于吐出心声(维语):“楚行长,光我们一个山口村远远不够,三个村里我们村人最少,而三棵树村、乌拉台村都是六七百口人,这事人必须拉上这两个村。可以因为水源和河边耕地,打架就打了几辈人了,我们几个村是世仇。这事只能是楚行长出面解决。”
买买提江(维语):“确实如此,这关乎三个村庄的共同利益,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可恨的是,三棵树村的买买提主任根本不是个东西,人话根本听不懂。”
楚君立刻制止道:(维语):“别再说下去了,你这种说话方式对方要是听到了,怎么解决问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