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心与心交流(1/5)
王夏露微微一笑,谦逊地表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出于对它的喜爱。小楚,你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解读才是正确的,显然你不仅能够熟练运用英文,而且文学素养也相当深厚。”
楚君笑了笑,回应道:“过奖了,我才是业余爱好。莎士比亚固然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但是在他的戏剧作品中我们也不能忽视他所在的时代背景和宗教束缚。尤其是在他的作品中也不乏一些偏见甚至是歧视。例如在他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他刻画的反面人物夏洛克是一个狡诈、贪婪、凶狠的犹太人。要知道,莎士比亚所处的年代,英国是没有犹太人的,而莎士比亚本人也没有见过犹太人或者有过犹太人的朋友。莎士比亚为什么会如此痛恨犹太人?一是宗教,因为莎士比亚是一位有着宗教信仰的人物,他信奉的是基督教,而他所处的年代,欧洲大陆普遍信仰基督教,犹太人在他们的眼里是异教徒。信仰的不同导致了互相的仇视。这种事情历史上很多的,历史上很多战争都是因为宗教问题引发的,比如十字军东征,《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是个基督徒,而且是个替罗马教会行道的虔诚的基督徒。他憎恨异教徒犹太人,恨不得见着犹太人就骂,就唾,就踢。因为犹太人是狗是魔鬼,是基督徒的仇人。二是经济原因,犹太人会做生意,比较有钱,欧洲大陆的那些富商犹太人很多。而且基督教的教义是不许放高利贷的,否则要下地狱。犹太教教义就没这个说法,所以基督教徒比较憎恨犹太教徒。因为在欧洲传统文化里,放高利贷的都是恶魔。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面的夏洛克和欧也妮葛朗台,基本被作者给塑造成了恶魔的形象。”
王正军在一旁听着,不禁插话道:“看来还是你们年轻人在一起好啊!聊得如此投机。夏露啊。小楚很有学问,会多种语言,你要多向人家请教。”
楚君谦虚地笑了笑:“王叔过奖了,我只是业余时间喜欢阅读而已。其实,文学和语言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都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女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轻轻翻开书页,轻声念了一段莎士比亚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这句话真是经典,每次读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