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走访山口村(4/5)
似乎没有看见有饭馆。”
杨主任微笑着解释:“村里确实没有饭馆,每当上级领导来访需要用餐时,通常是由村干部轮流在自己家中提供。”
听到这番话,楚君感到颇为感动。尽管村子经济条件有限,村干部们却表现出极大的慷慨,主动承担起接待客人的责任,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楚君回忆起与尕依提乡长的上一次对话,乡长曾询问道:“楚经理,你的酒量如何?”
楚君谦逊地回答:“能喝一点,但喝不多。”
尕依提乡长面带微笑地说:“在乡村,如果干部不会喝酒,工作开展起来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我们这里,酒场规矩: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这是我们农村的待客之道,也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楚经理,在农村要想做好工作,必须把酒量练出来。”
几位村干部见楚君仍在犹豫,纷纷极力劝说。回想起尕依提乡长的话,楚君最终点头同意了。
村干部们见楚君答应了,都显得非常高兴。驻村干部达吾提脸上绽放出笑容,与会计热合曼·阿吾提低声说了句(维语):“太好了,中午可以好好解馋了,好长时间没喝酒了。”
会计热合曼·阿吾提同样感到兴奋,他回应道(维语):“我也一个多月没喝酒了,上次喝杨主任家的雪莲酒是三个月以前了!”
这些失礼且摆不上台面的话,可能是考虑到楚君年轻且刚来不久,他们或许认为楚君不懂维语。私下聊几句。楚君意识到,之前这些人如此关注他是否参加聚餐,实际上只是想找个机会喝酒。说到底,还是因为“贫穷”二字在作祟。他心中只能默默叹息。
几人前往杨主任家,一路上谈笑风生,气氛融洽。楚君心存疑惑:杨主任是汉族人,为何少数民族会去他家聚餐呢?
杨主任察觉到楚君的困惑,解释道:“我的祖籍在河南,来这里已经二十多年了。由于这里不养猪,我家也从不吃猪肉,久而久之,我们的饮食习惯与他们并无二致,都偏爱面食。”
几位客人踏入杨主任的家门,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位中年妇女手捧茶壶,为客人们斟上了热茶。
杨主任的客厅布置得既传统又温馨,墙上悬挂着几幅描绘新疆风光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