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心齐可移山(2/6)
们一定能算出一个合理的预算。”其实,麦哈姆心里早已有了主意。即便楚君不说,他也会主动联系村里的人来帮忙。他深知,党员干部的威望正是通过这些小事逐渐建立起来的。只有真正为村民办实事,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而这次帮助艾力家翻新房子,无疑是展现党组织关怀和凝聚力的绝佳机会。
两人站在路边,艾尔肯村主任掏出纸笔,和麦哈姆支书低声讨论起来。他们一边嘀咕着,一边在纸上计算着什么。过了一会儿,艾尔肯拿着一张写满数字的纸条,走到楚君面前,说道(维语):“楚经理,我们仔细算过了,人工加上材料,总共需要862元。主要贵在水泥和钢材,这些材料村里没有,必须到外面去买。”
楚君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心里明白这两人是实在人,不会骗自己。他点了点头,语气诚恳地说道(维语):“艾力同志是位老党员,多年来为本村的发展贡献了大量心血。作为党员,我全力支持村委会的工作。现在是村委会展现党组织模范带头作用的时刻,应当动员村民,汇聚智慧,努力改善艾力同志的生活条件。明天,我将亲自送交1000元现金,作为村委会对老党员关怀的首个具体行动,向村民展示:有了村党组织的引领,村民的幸福生活就有了保障。我期望村委会能够把这份关怀转化为实际行动,确保好事做好,实事办实。”
麦哈姆支书听后,深受感动,他走上前去,双手紧紧握住楚君的手,不停地摇晃着(维语):“楚经理,我今天非常感动。尽管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但像您这样善良且慷慨的年轻人,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能结识您这样的朋友,我感到无比荣幸。只是……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请您坦率回答:这笔钱是您个人出资,还是银行出?”
楚君微笑着回答(维语):“银行的资金我无法支配,这900元是我个人出的。我曾经有这样一个构想:在乡镇和村级建立互助基金会,由村里的年轻人共同集资,为老党员和老干部提供必需的生活和医疗援助。但是,在我下乡考察之后,意识到这个计划只能暂缓,因为目前我们的农民兄弟们仍处于解决基本温饱的阶段,手头并不宽裕。我们村委会未来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引领农民走向富裕。一旦农民手中有了钱,我们就能实现我们所期望的任何事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