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师徒(3/4)
谋划是长期的信息整合,但行动其实都是即时性的,是对当下危险和机遇的快速反应。因此行动开始前信息要多点收集,下决断的时候要果断。”
“你看,当戴朝奉看到印记,王准就当机立断想要掩盖证据;方天不想弄脏自己的手,犹犹豫豫的,就让贼首跑掉了。”顾庸幸灾乐祸的又饮了一杯酒,指着远处一叶扁舟远去的身影。
“戴朝奉是王县令的眼线?”向宁惊讶道。
“所以现在你懂了么?”顾庸转身眼神灼灼地看着自己唯一的学生。
“谢谢老师解惑!”说罢,向宁再拜后,一口喝掉杯中的酒。辛辣的酒液刺激着喉咙使得他咳嗽不止。
“说说!”顾庸鼓励地说道
稍稍平复些后,向宁缓缓说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师父是得到武城侯世子被抓的消息后,立刻发觉这是让徒儿与其于患难中相识的机会,顺势就做了谋划,为的是以后的交往铺路。这是先手布局,也是闲棋冷子,多一个后手未来在官场兴许就多一分生机。”
“对咯!”顾庸笑道,“时间不够啊,我就怕得到消息的人不敢动手,我还特意告诉了三拨人。好在有个家伙嫉妒你好久了,傻乎乎地就上当了。当天下午就动了手,倒是没有让我久等。“他笑道,又轻抚向宁的后背安抚道:”此事你且放心,人已经处理了,不会留下什么隐患的,你自己就别再出手画蛇添足了。”
“方进文的父亲是盐运司的知事方孝古,从八品。”向宁恭敬地斟了一杯酒递给顾庸。
“看来这几天你没有白费,倒是真查到了一些东西。在官场有钱、贪财都不是罪,但是被人人尽知就是大错。再加上他为人尖酸刻薄,做事斤斤计较。这次被人抓住了把柄,不脱层皮,是过不了这道坎。”畅快的饮下这杯酒他有些微醺的接着说道
“方孝古打探到这次朝廷派来睦州的主考官,正是自己的同科进士周桢。双方之间也算是有一层人情在,因此方孝古为了儿子的前途东拼西凑了一百金币送了过去。
当周桢抵达睦州的时候,方孝古的家奴土阿蛮去投递信函。本来这种事情就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土阿蛮却是怕回去被主人刁难,又不懂官场的暗语。在临走的时候非要找周家要收据:‘这可是一百金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